第两百三十五章(2 / 3)

大崩灭 慌尘 2730 字 4天前

天龙的存在,也不过是一个影像,并没有实体存在,相传在易子的众圣殿中,就有几百根龙柱支撑整个大殿,演化太古天龙神通气象,不过毕竟不是活物,龙这种生物,从太古至今,都无法确定,只有无数的传奇而已。”杨道想起长生殿,长生界的相关传闻,以及流传在外,与战神殿四大神灵齐名,不下于易楼四大诸天菩萨的四da法王来,尤其其中的紫衫龙王,相传是太古天龙后裔,人龙之身,身上流传着天龙的血液。

龙的传说,无论是上古还是现今,都只存在于史诗神话之中,并没有人见识过真正的龙,但是龙的强大却毫无争议,而龙一身,都是至宝,相传龙的血液,能够帮助修炼武道的人淬炼肉身,而且不会留下任何残渣,世上淬炼肉身再好的灵药,淬炼之后,在体内仍留有药渣,排不干净,影响武者武道修炼,但是龙血却不一样,龙血是天地间最纯净的东西,武者服用之后,不会在体内留有任何药渣,反而龙血比任何灵药都能淬炼肉身,将肉身提升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想到龙的传说,杨道却是心底莫名的泛起了龙血,龙一身宝藏的心思,若是他能得到龙血的话,淬炼肉身,提升到武圣板上钉钉,只不过这种想法也不过一闪而过,龙这种生物,在天地间都不过是一个传奇,找不到历史献考证,与麒麟等神兽都是虚无缥缈的存在,想要得到一条龙的龙血,不亚于天方夜谭,而紫衫龙王,之所以有这个名号,有人龙之身的传说,也未必就真的是太古天龙的后裔,身上流有太古天龙的血,也很有可能是修炼了一种特殊的功法,显化出的形体和龙某些相似,被

人想象而成而已,毕竟龙虽然人人都知道,但是谁也没见过,一切都不过是空想而已。

“天下武学,修炼起来能像龙的,据我所知道的,也就只有降龙十八掌,这在上古神话中却是有记载的,传说是一个名叫“丐”的传下来的,这个“丐”幼时在河边玩耍,忽然看见河边银光一闪,一条龙横空出世,而凭借这一见到龙的印象,后来天纵奇才,生生创造出了降龙十八掌,降龙十八掌说是降龙,不如说是召龙,召唤龙魂付身,一招一式,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龙之力,厉害无比,这是一套阳刚到极点的掌法,不是天生就患有九阳绝脉的人,是不可能修炼的。”

关于龙之武学的记载,在上古神话故事中却又有着一套完整的故事传承下来,这却几乎是人人都知道,杨道幼时在琅嬛书屋中,却是读到过,深深知道的。

“召唤龙魂附身的掌法,天下间最阳刚的掌法,却是天纵奇才,不过这种掌法,也只有真正见到过龙,将龙之形体存在于心的人,精神拳意都融入龙魂的人才可以,借助龙之形体,最终磨练出龙魂拳意,施展起来,堪称绝顶,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功法在阳刚浩大上能比的上降龙十八掌的。龙的形体,龙形……”

杨道是修炼道术的,知道一些浩大威严的形体,存神观想之后,能镇压邪魔的功效,比如如果怕鬼的,存想菩萨威严与念头中,就能够克服鬼怪的扰神,消灭妖鬼,修炼武道,虽然不用刻意观想形体,威严,也不用调神出壳游荡,但是武道修炼,并不意味着神魂不够强大,想反,修炼武道的人,神魂强大之上,比地仙都要强大,刚烈,武功拳法修炼到先天境界之后,就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神魂出壳,修炼仙道,这是道术,二是灵肉合一,时时保持神魂与肉身融合,在气血的浇灌磨练之下,神魂不断壮大,一定程度上后,能够衍生出拳意,虽然失去了道术的神魂游荡八方,但是威猛之上,比起道术来,武道更有实在感,更有阳刚之气。

武道和仙道,其实都与神魂离不开关系,都是壮大神魂的一个过程,只不过方式形式不同而已,神通手段也就有了差别,也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杨道才开始考虑起修炼自身肉身来,肉身之奥妙,筋肉皮膜骨脏髓,甚至还有体内不可感知的窍穴,如天地星辰一般,肉身之奥妙,真正洞穿之后,是比道术还要神奇的,只不过武道之人受制于百年寿元不能突破,没有长生而已,杨道在蛮荒森林听孔雀王论道的时候,曾听孔雀王叹息过,其实武道修炼到最后,未必不能长生,只不过要在百年之内,将武道修炼到那样的境界,这其中需要多少的智慧?多少的奇遇?多少的气运?多少的毅力?多少的义无反顾?多少的磨难?多少的天资?

没有人能够窥探,或许只有上古易子那样的人物,又或者真正的易经现世,易经乃易子亲手所写,真正的易经中,就包含着易子对武道,仙道,每一个境界,每一个层次的领悟,描述,经验,无论是武道人还是仙道人得到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