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诸将奔逃,青、兖大扰的糟糕局面,远在深宫的刘义隆,除了失望、震惊,只能是欲哭无泪。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不得不打出他的最后一张王牌——派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率军北救。
此时,在江淮之间,同时有两只军队在逆向行进着:
威武严整的檀道济的军队正在向北进;
溃不成军的到彦之的残军正在向南逃。
不战而败退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送到了宫中,刘义隆怒不可遏,于是令中使带着他的手诏北上:
到彦之、王仲德免官下狱,竺灵秀弃军赐死!
檀道济的军队从淮河进入泗水抵达彭城。
在途中,听说王仲德已被免官关押在狱中,檀道济是知道王仲德的军事才能的,于是就上表为他请罪,请允许他和自己一道共同北救——几年前徐、傅执政时,也是在宋军大败的局面下,朝廷安排他们俩北救青州;刘义隆答应了这个请求,起用王仲德为宁朔将军随檀道济东行。起用王仲德,实际上是降级使用他,当初出时王仲德是以安北将军(三品)的身份作到彦之的副帅,现在降号为宁朔将军,职位四品。
宋的河南守军大都奔退,现在只剩下朱修之在坚守滑台,檀道济的援军正是前往营救滑台的。魏军打探到宋的援军将要到达,并且主帅又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檀道济,于是急忙调遣数万骑兵前往拦截。
檀道济由清水到达寿张(在今山东寿张),遭遇魏帅叔孙建。檀道济率王仲德及骁骑将军段宏等上岸大战,大败魏军;随即转战到高梁亭,斩了魏的济州刺史悉烦库结——他原是镇守碻璈的魏军守将。
元嘉八年二月,檀道济的军队进入济水。
此时魏军数万人沿岸随形,构成合围之势。魏军前队有“犀角”、“大力”之号,他们都是从众多队伍中挑选出来的,人人身长八尺,膂力绝伦,锋芒锐利。其中有一个西域胡人,妙于弓箭,弦无虚,众军闻之色变。
宋军上了岸,檀道济就对部将薛彤说:
“如果能斩此胡人,那么魏虏军气必挫。君有关、张之名,斩颜良正在此时!”
薛彤精神振奋,说:
“希望府公指示其形貌,下官当为公取之!”
檀道济就叫来一个先前投奔魏军如今又归顺的小将,小将说那个胡人穿绛衣,以桦皮囊盛装弓箭,两端有骨珥。檀道济派人去探看,知道那胡人正在阵前,于是亲自酌酒为薛彤壮行。
薛彤饮酒完毕,驰马冲向魏军;那胡人挺身出阵十余步,彀弓未及,薛彤抢先一步从远处飞掷铣鋧(小凿),铣鋧正中胡人额头,那胡人随即翻身落马。
宋军在阵地前见了,出一片叫噪之声。魏军被激怒了,“大力”十余人出战,薛彤又一一斩了他们,但魏军人多,前围仆地,后继又上,终于将薛彤围在中央。
此时还在舟中的另一猛将高进之尚未上岸,他听人误传薛彤已经阵亡,也来不及披甲,就急忙上岸,驰马高举长槊,直奔魏虏阵营,大叫着:
“高将军来啦!”
魏人以前都听说过高进之的大名,如今见此阵势,纷纷后撤。此时薛彤已从另一面杀出一条血路,得以突出合围,而高进之还不知,只顾在魏虏阵中冲东击西,奔南突北,敌军不能挡。薛彤得知高进之入虏阵营,并且很久不见他出来,就再次跃马驰入敌阵。只见二将两骑分击,搅得虏阵万人乱成一锅粥。遭了他们俩的一阵狂风暴雨式的搅扰,魏军除了被杀死的,另外为避二将锋芒自相践踏而死的人竟达数百。
魏军一时大乱。
就这样,前后二十余日间,双方无日不战,甚至一日数战。在这三十余战中,宋军多胜。等到檀道济军到达萧承之所戍守的历城,叔孙建派遣骑兵邀击宋军前后,动作快捷,宋军受挫,前行迟缓以至于停顿下来。
宋援军既难以接近滑台,魏冠军将军安颉、司马楚之等得以专力攻滑台。因久攻不下,魏军不断增援;他们又大造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夜以继日轮番进攻。
滑台已坚守数月,城中将士疲敝,粮草匮乏。
城墙被魏军冲车不断地大力撞击,土块正大块大块地往下掉落:缺口在增多,缺口在变大。
魏军日夜攻城,呐喊之声震动黄河北岸;宋军粮尽,将士捉鼠烤着吃。
二月十日,滑台城陷,宋守将朱修之、李元德、东郡太守申谟等万余人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