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学堂,始兴王仍是悻悻的。他还在想着王师的话,“兄弟相争”“前车之辙”这些词语在他的脑海里翻腾着。要我去学那个孔融吗?他又想起临川王《世说》中的另一个故事——孔融让梨。也许一个梨子可以让,但是一个国家也可以让吗?要我们今天的人去学那个遥远的孤竹国的伯夷、叔齐吗?
时移世异,岂可同日而语!
始兴王这么想着,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位于青溪边的赵家大宅外。他愣了愣,想去看看嫁给赵家的十五岁的妹妹海盐公主。
海盐公主的母亲蒋美人十三岁入宫,原来只是潘美人的使女,后来因为侍奉皇上沐浴,得以亲近皇上。元嘉六年,潘美人身怀六甲,十五岁的蒋美人在皇上来看望潘美人的时候得以侍浴,继而侍夜。几个月之后,潘美人生下虎头,蒋美人也有孕在身,于是就离开了潘美人的宣融殿;不久她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海盐公主。
生了女儿的蒋美人是寂寞的,因为从此她就渐渐地被皇上遗忘了;但是她却再不能忘掉皇上,就像其他曾被皇上宠幸过的宫妃一样,因为皇上是她们一生里唯一的男人。虽然那只是几个月的时光,但她却再不能忘掉元嘉六年那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那个季节流过宫中的溪水是最清的,那个季节溪边垂柳的枝条是最绿的,那个季节在枝头跳来跳去的小鸟的鸣叫是最动听的。
人心总是难以满足的。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小女儿,蒋美人的心也就越来越大:既然能为皇上生育一个女儿,就应该能再为皇上生育一个龙子!可是自从离开了侍奉潘美人的宣融殿,她甚至都没有机会单独看过皇上一次——在此期间,她只是在依照惯例被册封为“美人”的名号时挤在人堆里从远处见过皇上一眼。女儿的名字虽然是皇上赐予的,但那“辰”字也只是写好了放在玉盘里由太监恭恭敬敬地端着送来的。除了这一“辰”字,就再无皇上的任何字句和话语。
她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但她分明感到希望是越来越渺茫,渺茫得如同梦幻一般。但再看看这时候的潘美人却如日中天,影响也越来越大,甚至宫中私下里都在传着潘美人要取代袁皇后成为新皇后了。于是她开始冷静下来了,她由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变得现实了许多:她要再回到宣融殿去,哪怕仍做潘美人的使女。
她把这个愿望和潘美人说了,潘美人一听,随即大笑不止:已经为皇上诞育了龙女并被册封为“美人”,又怎么能再去做一个使女呢!但看着她那诚恳的样子,潘美人就不再笑了,转而大为感动:她虽然为皇上诞育了一个龙女,但是对自己却忠心不改,这样的人能不善待她吗?有感于她的忠诚,也为了能在后宫多一个这样的心腹,潘美人就答应她可以为她安排一处距离自己较近的便殿——香木房。
其后,蒋美人就又做起了使女,当然,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使女了,她更多的时候是陪伴着潘美人,和潘美人谈天说地,因为她的名号仍是皇上册封给她的“美人”。
女儿刘辰五岁的时候被册封为海盐公主。随着女儿渐渐长大,蒋美人就常常带着她去宣融殿陪侍潘美人、逗弄虎头。这样,小公主就常常和虎头一块儿吃喝,一块儿玩耍,甚至到了**岁的时候,两人还在一块儿午睡,一块儿洗澡。也因此,两人成了宫里最要好的兄妹,最要好的伙伴。
后来虎头长大了,长大到了不得不离开后宫的时候,他们兄妹俩在一起的机会才相对少一些。尽管如此,逢到每次入宫探视母亲的时候,虎头都要去看看海盐公主。正所谓物极必反,他们的这种关系展到了后来,却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
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十五岁的虎头在探视了母亲就要离开宣融殿的时候,他在内室看到了独自一人的海盐公主。海盐公主穿着薄纱衫儿,全身透着一个即将成熟的半大姑娘的青春气息。虎头一时兴起,趁着内室无人的间隙,像个情的兽似的上去一下子抱住公主并在她的身上**起来。海盐公主也像其他深居内宫的小公主一样,还并不能像在人世间乱闯乱闹的虎头那样知悉人间情事,她被这阵势吓住了,竟然并不完全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只是傻傻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什么也不说。
从此以后,虎头就时不时地想着入宫去见母亲。
仗着潘美人在宫中的地位和影响,虎头的确能比别的王子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宫中。“想着母亲”“外面住不惯”等花言巧语,也常常会让同样视子如命的潘美人招架不住。因为频频入宫怕招人怀疑,他就变着法子混入宫中。当然皇上的后宫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