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转眼三年(3 / 4)

黄粱三国 黄粱三国 2973 字 5天前

宁愿不然这些老剑士给自己训练新军,也要让他们保护好自己未来的美妾。

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现在的王奇已经不是当年的王奇,过完年已经十九岁的王奇,长的已经有近八尺高了。容貌虽然没有变得更英俊,但却变得更有男人味了。

此时王奇正站在颍川书院的山脚下,一头乌黑的长发被一顶白玉冠高高的束起,再披拂到身后;身穿一件紫色锦缎制成的侯服;腰间系一条白玉腰带;腰带上还挂了一方碧玉佩,在夕阳的余辉下显得更加的晶莹剔透;脚蹬一双由高明工匠精工制作的黑色布履。看他的神情,似乎是准备迎接什么人。

“踢踏!踢踏!”一阵马蹄声传来。

旁边已经留起了短须的郭嘉笑道:

“呵呵!州牧大人总算来了!”

原来王奇他们是在等豫州牧王允,其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王奇会到书院门口来亲自迎接。

王奇在三年前写的五本书,让他的名声传遍了大汉全境,甚至连匈奴,乌桓等地也流传着王奇的名声。特别是王奇写的第五本书,更是让他获得海内大儒的称号。一般的郡守、州牧,听到王奇的名声,倒履相迎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让王奇出来迎接呢。也只有身为王奇父亲的王允,才有这个面子让王奇亲自相迎。

远处出现了一支马队,三千多弓骑护着一辆马车,看旗号,应该就是王允他们。

王奇忙带人迎上前去,果然是王允和他的几个谋臣,除了王允本人外,还有接替荀爽出任豫州别驾的蔡邕,府椽石广元,破军校尉王才。荀爽年纪太大,已经辞官回家了。

这边刚见礼完毕,王奇就拉着自己的老爹进书院了。

这次王允可不是来看王奇的,王奇的名声虽然很大,但还不够让自己的父亲主动来看望。王允这次来颍川,是因为大将军何进的召书,让各地的英雄豪杰进京清除宦官,王允已经同意进京了。但由于手下谋士戏志才认为应该立一个人来代替王允,行使其州牧职权,所以王允才特地绕道颍川,来见王奇,想让他代行州牧之事。

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逝于嘉德殿,年仅三十四。作为大将军的何进,不甘寂寞的立刻扶自己的外甥,皇子刘辨登基,改元为光熹。随后又将企图按照灵帝的遗命立皇子刘协为帝的上军校尉蹇硕处死。但何进又是优柔寡断之辈,对剩下的宦官并没有趁机清除。何进自以为手握大权,行为开始嚣张跋扈起来,甚至鸩杀董后,不尊礼制。而宦官当然不会放过何进了,得知何进的丑行后,对其大啻渲染,称何进欲图大事。

何进此时想再杀宦官,却遭到了何皇后的反对。何进并没强行下杀手,却反而按照司隶校尉袁绍的建议,“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

王奇在听到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就已经开始偷偷的准备,叫马钧主持生产各种攻城器械,叫各大商号收缩在洛阳的业务。并叫王越留意京中动态,随时向自己汇报。还将大量的战马,军械交给那十万弓骑,趁现在局势紧张,没人注意的当口,对他们进行武装训练。

王奇虽然早就知道何进这个无能之辈会让各地的权臣进京助剿,但没料到他会连王允这儿也发邀请。当初平黄巾后受封的几大功臣,差不多都已经都落马了,只有王允还保持着高位,如果让王允进京的话,那他的职位肯定会变得更高,王奇没想到何进竟然还会叫王允前去。

而王允素来仇视宦官,眼前既然有机会找宦官的麻烦,他又怎么会放过呢。如果不是刚好汝南有刘辟、龚都这两个黄巾余孽趁灵帝死了这当儿造反,不得不派徐庶张飞他们率兵平判,恐怕他会带上所有的部队进京了。

王奇知道,王允此次进京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毕竟不管是何进,还是可能也会进京的董卓,他们和王允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且有了这三千近卫弓骑保护,只要不被大军包围,要保护王允的安全还是没问题的。而现在貂婵已经是自己的丫头了,王允也没有机会实施连环计了,所以也不必担心他会再次被围攻。

王奇现在到反而有点担心,怕董卓斗不过自己的老爹,控制不了汉室,那自己想要打击汉室声望,挑动群雄逐鹿的计划就不可能实现了。

为了怕太多的干扰会让自己对以后的发展无法预测,王奇在这两年里很少干涉朝中的事情。以他现在的威望,有些事情想要干涉的话,就连宦官都不得不卖他面子。

唯一一次干涉,就是在去年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