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刚刚被收容起来的淮南流民顿时五脏庙一阵翻滚,连卢绛手下的亲兵恰才午后撕了一块死面馍子垫过肚子的都觉得不好受,何况是那些中午一直饿着的呢?十几口黑陶土大水缸一般大小的粥锅一字儿排开,两旁有两个队的吴越兵维持着秩序,基本上一口大锅前站四个吴越兵,有敢插队的立刻抽起枪杆就打。
弹压了一番之后,秩序总算没有乱起来,十几缸粥,须臾就被这个营里两千多号流民给领了个底朝天。这粥里用的米,其实是相对廉价的占城稻米,不过占城稻如今在中原才刚刚推广,吃过的人不多,所以没人吃的出来也不奇怪。
“奶奶的,想不到吴越人那么……咱在泗州混生活的时候,边军抽的饷又重,还要派粮,丰年时候,吃自家的粮,都比这要稀。要是吴越人的徭役也是官府管饭,有这个标准,不用自备口粮,咱真想一辈子就给吴越官府服徭役算了。”
卢绛用一块破木片划拉着吃完一碗粥,便听到身边数丈外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似乎是一些没什么大志的南唐百姓被越贼趁火打劫的一碗粥就给收买了,心中不由得暗暗叹息。不过呢,这越贼的善举究竟算是趁火打劫挖墙脚、还是雪中送炭救灾民,如今看来还真是不好判断啊。
就他自己来说
,这还是他第一次用木片划拉着喝粥——因为原本他喝到的粥都是稀薄到可以直接倒进嘴里的,而刚才他拿起黑陶碗往嘴里倒的时候,却发现倒不干净,只能抽过一片擦干净了的破木片划几下。
还没等卢绛出言反驳,那个说出丧气话儿来的人就被同伴鄙视了:“若说服徭役管饭你就去,你个癞子不要养家了不成?越贼管你自己饭,难不成还管女人娃儿不成?没出息的东西。”
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引起一些轻快起来的哄笑,不过能笑出声来,总归说明这些人如今求生**已经被点起来了;要是半死不活茫然无谓的话,那才叫了无求生之志。当然,除了有人笑骂对方没出息之外,也有些至今光棍地年轻闲汉原本在南唐时候就找不到老婆,也不曾有娃子,听了“给越贼服徭役,一辈子管饭”的笑话之后不但不觉得好笑,反而更加深思起来。
“人心散了啊,也罢,何去何从,又何必强求呢。”卢绛望着那一群人,也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也许是他残存的对大唐的眷恋吧。
“卢工何必如此伤怀,肉食者鄙,那些金陵城里的官老爷都管不得的事情,卢公这等江湖豪杰,做到这一步,还不够么?”
听了这个声音,卢绛转头望去,果然是跟着他厮混了许久的陈二蛋,卢绛深邃地望了对方一眼,把对方看得有些心虚,也没说什么。
……
卢绛等滁州而来的白甲军和民户在胡逗州大营里仅仅呆了三天,被全部登记造册编好里甲之后,就被送到了胡逗州大寨南边的码头。那里有一处空旷平整的广场,也有货栈、泊位、往复的吴越海船来来往往,好不繁忙。
卢绛也知道吴越人肯定还有安排,不会让这些人在这里长期吃闲饭,一来吴越人的粮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二来他这几日也见了,胡逗洲的西边,几乎每日都有日夜不辍的流民队伍滚滚而来,虽然平摊到每个时辰也许只有几千人渡过这段长江支流、逃到吴越人的地盘上,但是时间久了积累下来就是很大一票人口了。而这胡逗洲的大营始终没有塞满过,靠的就是安置排查、登记一批之后运走一批。
“丙寅日来的流民,都集结了,按照此前分好的营站好!甲字营的都在左边广场上站好、乙营丙营的全部分开站!口的和幼儿弱女,谁要是站错了,小心吃板子!”
一个穿着明光甲的吴越军指挥使站在上面大声喝令了一番,把人看住场子,似乎是去请示什么大人物。一会儿,南唐流民看到一个风尘仆仆但是衣着华贵的俊朗少年,身着织着淡黄色神兽纹路的杭锦袍子,好不避讳脏乱差地走到了流民面前的检阅台上。
那个吴越军指挥使躬身禀奏道:“启禀殿下,丙寅日上午收容的流民,除数日内病死68人之外,已经全在此处了。经编册,计有齐全民户1500户,丧家丁壮830余丁,丧夫丧父的妇人幼童950余人。请殿下处置。”
“这1500民户,此前多是何方籍贯,可曾查得?”
“回禀殿下,七成都是滁州地界的,还有些便是和州、楚州。”
“嗯,都是地气湿热的州府,便把这一千五百户都装上去大琉球的船队吧,想来也能适应气候。午后若是有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