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尽管他们奋力追赶,但世界海军装备领域,也同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好不容易追赶上的“先进设备”,现如今,已经谈不上先进、尖端、领先了,半点不沾边了,已然是西方眼中的普通装备,甚至落后装备。
“这不是效果挺好嘛。”徐世秦被挑破了也不恼,反而笑了笑,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尤其是看着年轻人眼底颤动,泄出高昂的战意。
走出这个二层的小博物馆的时候。
出口处,通向洒满阳光的长廊,门内高悬着一幅字——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站在长廊上。
林巧枝感觉心脏嘭嘭的跳动,唯有阳光灼灼地照耀她火热的胸膛。
好一会儿,才勉强按捺下来。
徐世秦也不说话,让年轻人静静的消化这股情绪,背着手踱步在旁边走着,他亲自看过林巧枝的战绩了,这绝对是个难得的天才,不仅是头脑卓绝,心气、斗志、毅力、努力都不缺。
怎么能不希望她爱上大型军舰,爱上祖国的万里海疆?
走到对面的办公室。
深红色的实木桌前,徐世秦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些证件、通行证,还有一些调令文件。
其中包含几份嘉奖令。
伸手递给林巧枝:“这是燕化等几个单位,给你申请的嘉奖,还有你在工作期间的通行证。恭喜你了林巧枝同志,你可能要成为最年轻的八级工了。”
林巧枝接过,简单看了看,她的级别又调整了。
淡淡的喜悦从心脏细细密密地爬遍全身。
但又没有想象中的欣喜若狂。
或许是……跨进了更广阔的天地,有了更为宏大的理想吧。
林巧枝属于较晚抵达的一批了。
不少被调到这个项目的同志,都已经到达好些天了。
有的在埋头研究资料,有的会相互讨论,还有的会为彼此的想法争论不休,但都不出意外的会聊起林巧枝曾经给徐世秦的那份图纸。
很稀奇!
思路别具一格,让人耳目一新。
林巧枝走进会议室的时候,大家都忍不住向她投以好奇的目光。
徐世秦向大家介绍她过后。
会议室里当即响起一片热情且热烈的掌声,“啪啪啪啪……”
“久仰大名了。”
“我是大连造船厂的,林同志以后多多指教。”
“我老单位是长春的,早就听好几个师兄弟提起过林工你的名字了,今儿可算见到真人了。刚巧,我今早还跟人研究了一下林工你的那份资料,真是很有些东西啊。”
……
“客气了。”林巧枝也是依次与他们左右握手,然后落座。
把笔和本子放在桌前,手边是一些资料。
她才注意到,这些资料里,确实放着一份她之前“年少无知”时往江南造船厂送的那份。
左右看了看,大家面前好像都有,林巧枝就有点不好意思了。
主要是现在她自己的能力提升了,自己回头再看,都觉得当初的技术想法太稚嫩、太浅薄了。
还被这么多人都看到了,且认真的讨论。
有点尴尬。
很想撤回。
甚至销毁。
林巧枝咳咳两声:“我们还是不要搞客套了,直接开始吧。”
赶紧进入主题,她得用现有的技术洗刷一下大家的记忆。
徐总工点头,看向左手侧一人,那人点点头,便开口,抛出话题:“我们今天的议题,是通过技术讨论,最后一次确认项目的大目标、大方向。”他道,“我们此前的水面舰艇的方向,大体方向上,都是基于五十年代从苏联引进的07型驱逐舰,这是苏联在二战初期打造的一款早期装备。”
“ 但我们都知道,它设计之初,其实不是为了和敌人进行正面交锋,而是偏向于在海上执行比如突袭、鱼雷攻击等任务。”
很明显,这其实属于轻型战斗船只。
却是有人,用它硬是撑起了万里海疆的防线。
但现在,不论是排水量吨位不足的水上舰,还是没有远海作战能力的水下潜,显然都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民海军保护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