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相信鲜花挂满枝头(万字大章)(5 / 9)

子不要太正。

《一个都不能少》结尾,魏敏芝寻找学生被电视台报道后,学生被找到了,电视台派专车送他们回村,社会各界捐赠的一卡车学习用品送到了学校。

再加有国旗镜头,戛纳电影节主席雅各布看过后公开表示不喜欢,认为电影是在替官方做宣传。

张一谋写了封公开信与戛纳决裂,把电影撤了回来,送到了威尼斯。

在当时媒体看来,张一谋没有风骨,没有文人气质。

粉饰太平,唱赞歌。

等到《英雄》,一部影片推动电影市场化,院线改革,开始制片方和院线分成模式,批评达到巅峰。

一堆学者跳出来质疑张一谋价值观存在问题,替暴君嬴政洗白。

张一谋内心很强大,“国师”“农民”都是揶揄他的,奥运八分钟一片批评,最后呈现出来震惊世界的开幕式。

“国师”也和“五毛”“粉红”很多词汇一样,发生了性质变化。

可以说,张一谋在一个时期,一个人扛起了东大电影。

九十年代,张一谋的电影在三大电影节的奖项,占了东大所有导演总和的小一半,超过了港台电影导演的总和,超过了棒子电影导演的总和,是本子电影导演的一半还多。

市场化是他开启的,开启了大片时代和商业片,带动了电影市场的黄金十年。

谋女郎。

张一谋的电影,保底二线,捧红了巩利和章紫怡。

不只是电影,还有印象系列,带动地方。

张一谋属于一个时期的电影版本之子。

不求全责备,比较客观的看,张一谋确实牛。

后世也牛,一个七十多的老头,还精力旺盛,职业生涯有了新玩法,从个人角度是真了不起,意志非常强大。

沈三通很佩服,后世的问题不在于老谋子。

是没人把他送走,把他出清。

业内没有出现更多的后浪把他拍死。

沈三通觉得对老谋子的最大敬意,就是把他这一页掀过去。

当然,张一谋再牛,《三枪》依然是圈钱的烂片。

六月初开拍,八月宣布进入后期制作,同时开始宣发,将在12月10日上映。

剧本根据科恩兄弟的作品《血迷宫》改编。

《血迷宫》的特征是黑色电影、希区柯克。

尺度大,改编剧本有难度,项目又是张伟评主导,张伟评审美水平一言难尽。

06年,《黄金甲》,张一谋邀请了巩丽和周闰发,张伟评认为这两位已经“过时”,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他强制干预下,加入了周洁论的伦理剧情。

《三枪》立项时,张一谋本想呈现一种严肃又悬疑的氛围。

张伟评却非要启用小沈羊,因为他在春晚大火,然后电影就偏了。

当赵大爷,小沈羊,以及其他二人转演员出现在张一谋电影里,用后世的话说,事情变得抽象了起来。

《三枪》这电影是为了弥补新画面,张一谋弄奥运会,新画面两年没有收入。

2月10日18时起,《三枪》在主要城市的大型影城进行点映,截至凌晨1点场次售票结束,点映票房一千多万。

首日成绩六千万,比不上沈三通记录,但也很强。

截止12月,最新的银幕报告出炉,六千块银幕,而且各地疯狂建造电影院。

符合张一谋的号召力,《黄金甲》单日最高票房破了3000万,那时的银幕数量为三千块。

随着《三枪》的首日排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花木兰》、《2012》直接下映。

沈三通陪唐妍看了《三枪》。

“也没那么差,麻子掌柜的被害与循环偷尸、错杀,故事情节带着轻捷聪敏的跳跃和幽默感。”

沈三通有一股既视感和熟悉感。

这不是客栈大电影吗?

《满江红》出现不是偶然,《三枪》是客栈剧本杀。

和吴晶能拍出《战狼》一样,事务发展有其脉络。

沈三通的电影很重视意识形态,也有原因。

后世被恶心坏了,很在意也很敏感。

《三枪》就是老谋子《满江红》的来处之一。

唐妍:“我看着也可以,就是有点别扭,过几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