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不吃断子绝孙饭!(4 / 5)

就硕果累累。”

“整体来看,一年比一年好,这就是事实,姜闻导演的片子看完后让人感到悲哀、悲凉,就违背了这个基本事实。”

沈三通指着陈澈希举了个例子:“小陈不喜欢应酬我们都知道。”

大家笑,陈澈希也有点不好意思。

沈三通接着道:“但如果不是市场扩大,小陈演戏都难说有机会,制片人更难做,哪怕你家庭条件好也一样难。”

“我们在座的基本都受益于此,以往是田庄庄、陈凯各导演他们这些文艺二代的天下,然后是王硕、姜闻这些大院子弟的,再然后冯晓刚他们。”

“张一谋导演,要有机会,是地方制片厂支持,然后借了外部力。”

“现在我们比较轻松获得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机会,不是市场化我们连门都进不了。”

“我们有困难,也有波折,未来还不好说,但历史上我们赢过,过去一直以来成绩满满,总体是激昂的。”

“如果《让子弹飞》只是普通的戏,无所谓,可惜不是的,姜闻导演就是专门为了解读这段历史,拍了这部电影,从《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如此,也没有变过。”

“拍出的和历史不相符,那么,自然就要承受代价。”

作为制片部门的一员,还是高级版的制片人,陈澈希问:“以后审查会卡?”

沈三通点头:“这部戏之后,类似的题材必然进行收紧,解读越多越是如此。”

“类似《让子弹飞》电影,以后再也不会出现在荧幕上了,机会给了,但是玩了一手前后否定,完全不符合历史。”

“你们都是制片人,一定要有这个思想意识,不讲大的,就说切身利益,不能赚断子绝孙财!”

真别怪不给尺度。

像李铵,剪刀交给了他手里,交上了《色,戒》,以后一刀切怪不了谁。

《人民的名义》也是这样,和现实不相符。

看完全剧,给人的感觉孙连成是唯一的好官。

祁同伟罪有应得不假,但他黑化有自己的理由。

可现实,经济迅猛发展,10年之后,一两年就是一个体量的增加,有了巨大的基数,依然保持巨大增量。

尤其是08年后至16年中,这几年经济发展简直就是开火箭,民营也是开飞机般的拓展。

看完之后,给人感觉糟透了,至少没有看出来,经济为什么蓬勃发展?

总不能说影视作品和现实出现偏差,错的是现实吧?

事实是有问题,但也有成就。

而且成就远远大于问题,否则现实不可能发展,吃穿用度不可能提升。

后来真实案件改编剧《我是刑警》很好,推迟两年上映,在地名人名配音等做了很多处理,算比较好的互动。

但《他是谁》吃了人血馒头,必然会导致退回去。

沈三通也不知道是编剧能力不行,还是故意的。

《狂飙》也是,把反派塑造得有血有肉,而正派主角对比之下就很刻板。

罪犯都归咎于客观或者家庭有点问题,受害者都归咎于本人有点活该,祁同伟是有理由的黑化的.

这就是一些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而且某些制作者应该很清楚他们在干嘛,该洗白什么该抹黑什么清楚到了极点,像《底线》就没有底线。

就算不考虑题材收紧,这样搞,也是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把观众赶走。

直到某一天,影视圈正式在观众心里有了一个确切的标签:都是坏的,不如死吧。

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隐秘的角落》,从那之后悬疑剧的尺度打开了,才能有回顾下岗岁月的《漫长的季节》。

姜闻从《一步之遥》开始就有点玩砸,某种意义上也是咎由自取。

他不是不在乎票房,否则也拿不来商业片的投资、演员阵容、市场宣传和发行渠道,而且他自己为了宣传电影,也是各种活动都参加,哪怕一些活动不是很搭。

沈三通总结:“现如今的问题是,正常人来说,不会骂爹骂娘,但我们一些从业者下意识骂爹骂娘。”

“甚至编出各种包装,说你要有反抗精神,先和自己爹娘切断联系,连爹娘都不敢反抗,算什么反抗?”

“各种意义上的骂爹骂娘,有的轻,有的重,有的蠢,有的坏,但万变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