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意外之喜,很顶的那扎(2 / 4)

代吊打前现代了属于是。

推广汉语什么的,最好的是王者荣耀,不会只能挨队友骂。

沈三通作为代表人物,是很好的采访对象。

当然,也有担心沈三通会不会接受,有些文艺工作者很抗拒发挥这种作用。

没想到沈三通不仅不抗拒,还很欢迎。

这种采访不是专访,也不是他的秀,也不需要,沈三通没有发挥,中规中矩道:“我的最大感受是自豪,作为华夏儿女,我们要紧紧抱在一起,共同的文化认知,是我们无比宝贵的财富,”

“作为后世子孙,我们要珍惜祖宗留下的财富,历史文化的形成来之不易,在世界很多地方,不乏因为饮食和穿着的不同,爆发冲突的。”

“而我们不会因为吃甜豆腐脑,还是咸豆腐脑的分歧,而大打出手。”

“这是如空气一般的自由,我们要捍卫想吃什么口味豆腐脑都行的自由。”

“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把真实的历史展现出来,电影作品要给人鼓舞,激发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想象。”

拍了几遍,又润色了一番几个词句。

这个拍完之后,记者又说:“沈导,还要再耽误你一下,我们还有个问题,是关于历史题材话题的。”

“你说。”一个羊是放,两个也是放。

记者问:“沈导,也有其他导演拍摄历史题材,为什么他们票房中规中矩,你重点关注的电影票房却很高,你有什么心得,能分享一下吗?”

类似的问题沈三通回答过多次,张口就来:“制作水平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历史电影要卖得好,我认为剧情要真实,符合历史和大众认知,展现出大气,最主要有一腔热血。”

“有理想才能有高度,有高度才能激发自身态度。”

“这不是鸡汤,是我一种工作体会,电影作为文化产品,缺少信念是无法支撑的。”

“而且我们的历史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设定,也经得起考据。”

“同时,历史是动态的,有生命的,我们要敬畏她,把生命活力拍出来,这样才好看。”

沈三通观点一以贯之,历史是财富和宝藏,也是祖宗给后代留下的错题本。

花旗国要是好好研究唐朝,就不会这么轻佻的处理冷战后秩序,弄了一个二元结构。

大统领是本国大统领,也是世界领导者,和唐朝很像,唐朝也是二元制,中原的皇帝,也是天下的皇帝,草原的天可汗。

唐朝秩序在当时是进步的,但从历史回眸,其实有坑。

摊子实在太大。

李世民、李治在位期间开疆拓土,先后平定辽东、东、西突厥、吐谷浑等地区,使唐朝成为一个国境极为辽阔的国家。

为了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族,到了李隆基时期,于开元十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支度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

原来为一方之长的州刺史成为了节度使的部属,钱袋子、枪杆子、人事几乎一把抓,内外力量对比失衡。

造成这种局面,也是无可奈何,唐朝疆域过于辽阔。

李世民、李治的时候还好说,唐朝千秋鼎盛,等到没有了开国威势,就要考虑实际问题。

信息传达不过来,又不舍得放,一把抓,要抓,就不得不给地方放权。

这个就留下了极大的隐患,等到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激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爆发,也就有了安史之乱。

到了明朝,完善朝贡体系,有多大肚子吃多少饭,内藩、外藩,内外有别,对外不让边地自成一体,对内通过制度平衡唐朝后崛起的士绅群体。

要不是朱允炆抽象,被文官掌握,把这个布局打破了,明朝的国祚,至少朱家的国祚会很长很长。

911是花旗国的安史之乱,拉灯不是普通老百姓,他是中东的贵公子,是统治阶级的一员,只不过在花旗国统治秩序中处于边缘,是统治阶级的边缘人。

等到核心和边缘势力矛盾激化,内部矛盾爆发,也就有了911。

唐朝从贞观盛世到安史之乱,过去百年,花旗国冷战结束到911只用了十年!

低合法性,国内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