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张一谋从未如此迫切地想要切断与张伟评的联系。
没人比他更清楚,真正让他狼狈的不是沈三通,而是张伟评。
没有床戏没有炒作,说破天也在艺术表达之内。
张一谋不惧任何质疑。
偏偏越过了这条线。
相比于业务庞杂的华易,只有他能依仗的新画面,张伟评,却把他掌握的死死的。
中午。
沈三通的私人手机震动。
来电显示“老韩”。
沈三通调侃道:“哎,您这大领导不会是来当说客的吧?”
韩三瓶:“.你小子就喜欢堵我话,真飘了?”
“没,没有。我就是猜测。”
韩三瓶正色道:“三通,张导毕竟做过奥运总导演,适当退一步对你有好处,你年轻急什么?”
“我对张导没意见,直播的时候我一再强调这点。”沈三通不想背上抢班夺权的名声,说:“当年在学校里我为了维护他差点挂科。”
“你知道就好。”见他知道轻重,韩三瓶挂了电话。
挂断电话的沈三通,下巴抵住佟丽丫的发丝,摸着她隆起的肚子,
佟丽丫问:“谁啊?”
“韩三。”
“谁,哪个韩三,韩憨”佟丽丫想着刚刚打电话时的神态,至少地位是对等的,或者尊重的,迟疑问:“不是韩董吧?”
沈三通平静的嗯了一声。
“好吧。”佟丽丫习惯了他偶尔的小嘚瑟。
挂断电话之后多轻狂,打电话的时候就有多矜持。
刚温馨没一会,沈三通手机铃声又响了,还是私人手机,沈三通不好意思:“说好陪你的。”
“你去忙。”佟丽丫无奈,也习惯了。
谈了十来分钟,见他谈完了,佟丽丫问:“这次谁啊?”
沈三通故作平静道:“张一谋那边的。”
佟丽丫很意外:“啊,他给你打电话了。”
“没有,是他女儿。”沈三通道:“不过给我写了封信,还在路上。”
佟丽丫不解:“什么意思?”
沈三通简单说了下今天的座谈会:“直白点来说,低头了,看在他以往的贡献上,放过他。”
佟丽丫惊讶的合不上嘴。
沈三通炮轰张一谋已经够劲爆,张一谋竟然低头了。
“你这什么表情?”沈三通乐了。
佟丽丫没好气:“这是张一谋,张一谋啊!”
“张一谋怎么了?”沈三通故意反问。
佟丽丫难以置信:“那可是张一谋!”
改开之后的电影史,如果没有沈三通的崛起,至少一半内容都是关于张一谋的。
公众层次也许没有深切体会,身处其中的圈内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震撼——新神加冕了,以屠戮旧神的方式。
沈三通见她激动,也不逗了:“行行,我知道张一谋是谁了。”
其实沈三通自己也意外,炮轰《金陵十三钗》没想这么多。
从私下里到半公开,再到公开,不是他揪住不放,而是问题很大。
不过现在来看,有很多意外收获。
很丰厚的收获。
首先,展现了三通娱乐的力量。
力量是需要用一次的,哪怕只有一次,也要使用。
三通娱乐悄然间,通过票房成绩、内容创新,成为了行业“定海神针”,华易、学院派逐渐边缘化。
行业生态重构,商业公司转向本土化类型片,青年导演拥抱市场逻辑。
文艺片的“跪姿叙事”失去生存空间。
文化自主觉醒,公众与从业者开始反思“西方标准”,中国电影从“迎合”转向“自觉”。
沈三通见证了变革,同时是这一变革的推手,变革也给予了他无尽的力量。
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张一谋要十分小心的辩解。
炮轰《金陵十三钗》正好展现了一次。
不用雷霆手段,怎知菩萨心肠?
张一谋还要说声谢谢!
不知不觉间,沈三通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
走到这一步沈三通靠的不是垄断地位,不是来自于公权力,也没用任何见不得台面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