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小米粒的脑袋,说以后再想说那哑巴湖就随便说,而且还要好好想想,有没有漏掉哪些米粒事儿。
小姑娘当时屁颠屁颠跟在裴钱身旁,使劲摇头,不说了不说了,自己之前是怕裴钱和暖树姐姐忘记,才多说两遍的。想事情可费劲。
最后小米粒还叮嘱裴钱,要是以后忘记了,千万记得跟她说啊,到时候她就再说一遍。
夜幕中,裴钱伸手掬水,明月在手。
在落魄山上,她们仨喜欢一起躲在被窝里边说悄悄话,被窝给三颗脑袋拱起,像个小山头。
李槐坐在不远处的篝诗、拥有“水中斗的时候,裴钱为了显得个儿高,气势上压倒对手,她都会站在椅凳上,而且还不许李槐照做。如今大概不需要了。好像裴钱是突然长大的,而他李槐又是突然知道这件事的。
四下无人。
裴钱摘下箱,将行山杖放在箱上。
以六步走桩起步,演练撼山拳诸多拳桩,最后再以神人擂鼓式收尾。
从头到尾,裴钱都压着拳意。
所以只像是轻轻敲个门,既然家中无人,她打过招呼就走。
游历以来,裴钱说自己每一步都是在走桩。
李槐相信此事。
随后裴钱去了趟已经封山的猿啼山,在地界边缘地带,裴钱攥紧手中行山杖,高高提起,抱拳致礼,就此别过。
这段大篆京畿与猿啼山之间的山水路程,裴钱话语极少,所以李槐有些无聊。
这天大雪,李槐才意识到他们已经离乡三年了。
而他们也到了青蒿国州城,一条叫洞仙街的地方。
见到了李宝瓶的大哥李希圣,还有一位名叫崔赐的少年童。
李希圣送了李槐一本不厚的圣贤籍。
再送了韦太真一张云纹符箓,依稀有四字,却非篆文,好像是读人自行造字一般,所以韦太真不认识此符。
那个温文尔雅的读人,与韦太真笑言以后若是破境,祭出此符,兴许有些用处。
因为符箓四字,实则为“五雷避让”。
青冥天下白玉京首脉掌教,道老二和陆沉的大师兄,亲笔手。隔了一座天下又如何?
法旨就是法旨。
破境随便破境。
李希圣却没有送裴钱任何东西。
裴钱依然开心,与李希圣聊着与宝瓶姐姐相逢与重逢的种种趣事。
李希圣一直笑脸和煦,耐心听着少女的讲述。
只是在一天清晨一天夜幕,与裴钱事先约好,一起过了大日初升和明月高悬而已。
一行人离开青蒿国,去往狮子峰,在裴钱的那本小册子上,已经没有必须要去的地方。
趴地峰距离狮子峰太远,裴钱不想绕路太多,李槐不催,不是裴钱绕路的理由。
朝夕相处数年之久,韦太真与裴钱已经很熟,所以有些问题,可以当面询问少女了。
例如为何裴钱要故意绕开那本册子以外的仙家山头,甚至只要是在荒郊野岭,往往见人就绕路。许多稀奇古怪,山精鬼魅,裴钱也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路即可。
裴钱直说自己不敢,怕惹事,因为她知道自己做事情没什么分寸,比师父和小师兄差了太远,所以担心自己分不清好人坏人,出拳没个轻重,太容易犯错。既然怕,那就躲。反正山水依旧在,每天抄练拳不偷懒,有没有遇到人,不重要。
裴钱还说自己其实对走江湖,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
韦太真就问她为何既然谈不上喜欢,为什么还要来北俱芦洲,走这么远的路。
裴钱犹豫了半天,才笑着说家里好几位纯粹武夫,自己不太想在那边破境了,只因为师父很喜欢北俱芦洲,她才来这里游历。
这是一个说了等于没说的含糊答案。
然后裴钱又说了一句让韦太真更摸不着头脑的言语,说师父喜欢这里,她其实这会儿开始后悔了。
韦太真觉得自己越问、裴钱越答,自己越如坠云雾。
只是裴钱当时又开始走桩练拳,韦太真只好让自己不去多想。
李槐如今习惯了守夜一事,见那韦仙子一头雾水,便望向裴钱,问了句可以说吗?裴钱继续走桩,轻轻点头。
李槐这才为韦仙子解惑:“裴钱已经第七境了,打算到了狮子峰后,就去皑皑洲,争一个什么最强二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