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原因可以参照原着,不再赘述)
看着自己家儿子吃了亏,当娘的哪管什么国家战略,你对我错。
谁都觉得委屈大了,可偏偏赵官家就在外面,也不敢争吵,只能抱着自己的儿子越哭越委屈。
弄得赵官家额头都要爆炸了。
迫不得已,再次用虎狼之言让吴贵妃和潘昭容都消了声。
鉴于这次事件的严重性,中枢大臣们一个个神情严肃,心情低落。
也不是他们重男轻女,而是在封建社会,皇子天生就是要比公主要扛起更多的责任。
要么继承自己老爹的皇位,要么好好的为大宋当个藩王。
怎么着也不能六七岁就熊成这个样子。
显然,他们想到的,赵官家也想到了。
吴瑜惯常侍奉赵官家笔墨。
就知道他给各位教子有方的宰相们都写了信,请教当爹的经验。
或许名臣世家就是有些不为人知的传世之道。
赵官家很快改变了策略,先是温言安抚了两个儿子,告诉他们可一不可二。
接着又给孩子安排了劳动课程,就在桑树鱼塘那边儿。
种地养鸡,缺一堂课都不行。
还怕一般的宫人侍卫放水特别点名了三个女儿,轮流看着弟弟们。
但凡哪个小子敢犯浑,先打再汇报。
几个皇子都是千尊万贵养大的。
新鲜了还没两天就叫苦连天,说什么也不干了。
但赵官家能让你如愿就怪了,不让你们知道稼穑之辛苦。
还想长成纨绔子弟不成?那老子这建炎中兴都是为的什么呀?喂的,我眼睛一闭,你们再来给整个“丰亨豫大”
?
吴瑜还好,虽然心疼儿子。
但毕竟也是大家族长大的,知道赵官家这样做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好。
潘昭容虽然心疼的更加厉害,但也不敢违抗丈夫。
后来垂垂老矣的吴瑜想了一想。
世祖之后,两代皇帝都没有长歪。
还真是多亏了从小让他们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