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宝妞还想盖学院(1 / 2)

县令在建昌州各地到处奔波,监督希望学堂的建设。

宣传教育理念,身负重任天天忙得脚不沾地。

眼看着一间间崭新的学堂拔地而起,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响彻乡间。

他身为当地的父母官,忙了这么久时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然而,随着学堂越建越多,学生越来越多,一个新的问题也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皇太女,您在建昌州开这么多学堂,确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壮举。”

一日,县令趁着向宝妞汇报盖学堂事宜的时候。

忍不住提出了他一直想要问的问题,“只是,有意识微臣不解,还请皇太女帮忙解答疑惑。”

宝妞看他这么负责,点头说,“你说。”

“我们开了学堂,建昌州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多。”

“难道他们以后都能考上状元,当官吗?若是不能,他们这些人将来又该何去何从呢?”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读书的料。”

宝妞看着县令像个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一脸疑惑的脸庞,等着宝妞回答他的问题。

宝妞咧嘴一笑,她早料到县令会有此一问。

“县令你有所不知。”

宝妞解释道,“我在建昌州兴建这些学堂,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官员,更是为了提高整个大洲国的国民素质。”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教育,掌握书里所教的知识,无论他们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们也可以更好的谋生。”

“可是,皇太女,若是他们都去务农或者经商,岂不是浪费了这些人才?”县令仍然有些不解。

宝妞摇摇头,“你错了,我们大洲国各行各业都需要人才。而且是非常需要。”

“务农需要懂得农学知识的人才,才能更好的种田。”

“经商需要懂得经营管理的人才,各行各业都需要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

“而且,我们大洲国在工科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最近都在想,应该在建昌州再兴建一所大学院。”

“大学院?”县令疑惑地问道,“那是什么?”

“大学院,你可以理解简单点就是比学堂更高一级的学府啦。”

宝妞继续给他解释,“我们可以在大学院里开设各种科目课程,包括农学、工学、医学,工匠技艺等等。”

“学堂的学生,要先读三年书。”

“经过先生的推荐,不想考科举的学生,成绩中等以上的人就可以进入大学院再学习三年。”

“在大学院里,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一门技能进行深入学习。”

“这样一来,他们就算不能考上状元,也能够凭借在大学院里学到的技能,在各行各业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县令听了宝妞的解释,顿时恍然大悟。

他竖起手指,“皇太女真是高瞻远瞩,微臣佩服。”

“有了这所大学院,建昌州的学生们未来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仅如此,大学院的建立,也能够为我们大洲国培养更多的工科人才,解决我们国家目前人才匮乏的问题。”

宝妞看他说完点点头,“正是如此。

宝妞已经定下目标,“建昌州是我的第一个试点,等建昌州大学院盖好成功后,我以后也会在大洲国其他地方盖起大学院的。”

县令听了宝妞的话,心中充满了激动和期待。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洲国,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皇太女,盖一所大学院,估计要花很多钱吧?”

县令面露难色,替她担忧,问了一嘴,“我们大洲国国库,恐怕难以承担这么多的开支。”

宝妞她微微一笑。

“县令大人不必担心,在建昌州盖一所大学院的资金,目前是足够的。”

宝妞解释道,“之前我查封了王家、周家、唐家、孙家的财产,发现他们几家财产富得流油。”

“这些人发国难财,如今财产充公,正好可以用来兴建大学院,为大洲国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