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他如何“监国”,有模有样地给大臣们下口谕,把小李子指挥得团团转。
到他如何带着兄弟姐妹们,在御花园里捞鱼、掏鸟窝、办烧烤晚宴。
把皇祖父珍藏的好酒都给偷喝了一小口……
他讲得眉飞色舞,小脸上神采飞扬。
宝妞也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地被他那童言无忌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顾念仁站在一旁,看着这对久别重逢的母子,眼中满是化不开的温柔。
他走上前,伸出长臂,将他们母子俩,一同拥入了怀中。
一家三口,紧紧地相拥在一起。
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暖暖地照了进来。
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仿佛定格成了一幅最温馨、最美好的画卷。
在东陵国奔波了近一个月,宝妞也确实觉得有些疲惫。
接下来的几天,她便给自己放了个小假。
将朝堂上的事,暂时都交给了顾念仁和几位辅政大臣。
自己则专心在宫里,享受着难得的亲子时光。
当然,放松归放松,儿子的功课,还是要检查的。
这天下午。
宝妞命人将欧阳子承在她离京期间,批阅过的所有奏折,以及太傅们布置的功课,全都搬到了御书房。
她坐在一旁,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条斯理地翻看着。
而欧阳子承,则像个等待夫子检查作业的小学生一样。
笔直地站在一旁,小脸绷得紧紧的,双手紧张地背在身后。
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自家母后的表情,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
他虽然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但母后的要求,向来都是很高的。
宝妞看得非常仔细,每一份奏折,每一篇文章,她都会从头到尾,认真地看一遍。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御书房里安静得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声音。
欧阳子承的心,也随着那“哗啦啦”的声音,越提越高。
终于,宝妞放下了手中的最后一本奏折。
她抬起头,看向面前那个一脸紧张小嘴都快抿成一条直线了的儿子。
脸上露出了一个欣慰而又骄傲的笑容。
“子承。”
“儿臣在。”欧阳子承立刻站得更直了。
“你这段时间做得很好。”
宝妞毫不吝啬地夸奖道,“母后不在的这段日子,你不仅没有懈怠学业,还将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
“你批阅的这些奏折,条理清晰,处置得当。”
“有好几处地方,甚至比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考虑得还要周全。”
“母后……真的吗?”欧阳子承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里面迸发出了惊喜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