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2 / 3)

就好办多了。

    桌角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赵瑞敏发来的短信:“省里一切安好,注意安全。”

    张扬回了个“放心”,把手机放回口袋。

    窗外的嘉和市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工厂的塔吊还在转动,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变革蓄力。

    这场改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硬仗,还在后头。

    ……

    ……

    翌日,晨光透过办公室百叶窗,在木质办公桌上投下细碎光影。

    张扬刚在岗位安置表上签完字,魏浩然就敲门进来:“张市长,华宇重工杨总和东方电子段总到了,在会客室等着。”

    这两家企业的考察团来了这么久了,最开始张扬接待,后来苏建白前前后后对接了五次,每次都卡在员工安置和收购价格上。

    如今对方主动找上门,想必是总部那边有了准信。

    “让他们进来。”张扬把笔搁在笔筒里,起身整理了下衣襟。

    门被推开,杨和玉走在前面,藏青西装熨得笔挺,手里拎着黑色公文包;段承志跟在后面,穿休闲夹克,却掩不住身上的精明气。

    两人一进门,目光就扫过墙上的嘉和市地图,视线最终落在标注着“待改革国企”的红色图钉上。

    “张市长,冒昧打扰。”杨和玉先开口,语气比之前几次见面时硬了些:“总部那边刚开完会,结论很明确——华宇只接受部分员工安置,剩下的,得靠政府自己解决。

    要是这个条件谈不拢,我们只能终止合作。”

    段承志跟着点头,从包里掏出份文件放在桌上:“东方电子也是这个意思。

    嘉和电子厂的设备老化严重,我们要投入大笔资金改造,能接收五十个技术岗就到顶了。

    再多,企业负担不起。”

    张扬没接文件,只给两人倒了茶。

    热水注进瓷杯,茶叶在水里舒展,香气漫开。

    他坐在两人对面,手指轻轻叩着桌面:“杨总,段总,嘉和的情况你们清楚。

    纺织厂八百多职工,电子厂六百多,要是只接收部分,剩下的人怎么办?

    政府推动改革,不是为了把麻烦甩给社会。”

    杨和玉端起茶杯,却没喝:“张市长,企业要讲效益。

    我们收购厂子是为了扩大产能,不是办慈善。

    总部给的底线就是这样,多一个人都不行。”

    “效益我懂。”张扬拿起桌上的资产清单,推到两人面前:“纺织厂占地两百亩,靠近高速口,物流成本比周边地市低三成;电子厂虽然设备老,但厂房结构符合新生产线要求,改造费用能省四分之一。

    这些优势,你们总部不可能没算过。”

    段承志翻了两页清单,眉头皱起来:“张市长,这些我们都清楚。

    可员工安置是块硬骨头,老职工多,技能跟不上,招进来也是负担。”

    “技能跟不上,可以培训。”张扬从抽屉里拿出技能培训班的课程表:“政府已经开了数控、汽修班,下个月还要加开电子维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