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林振华的怒火,郑伟民没有接话,只是将省纪委的函件推到他面前。
函件上写得清楚,陈明远的供词已经录了三次,每次都有同步录音录像,涉案人员的名单和证据链,已经报给省纪委常委会,“建议嘉和市委配合,尽快启动相关人员的组织审查程序”。
林振华拿起函件,看到“配合”两个字时心心情很是不好。
这不是商量,是通知。
省纪委已经掌握了铁证,就算他想保,也保不住。
真要是硬保,说不定还会把自己牵扯进去——那些人都是他提拔的,他这个市委书记,怎么也脱不了监管不力的责任。
“省纪委已经做了记录。”郑伟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提醒:“赵书记让我转告您,尽快梳理班子情况,别影响了改革和新区建设的进度。”
林振华沉默了。
赵书记是省纪委副书记,这话的意思很明白:只要他配合查处,省里不会过分追究他的责任;要是还想护着这些人,后果自负。
他拿起笔,在清单上每个名字后面画了个圈。
笔尖划过纸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像是在给这段任期里的失误,做最后的标注。
人社局、国资委、税务局、土地局、城建局、审计局……六个核心部门的局长,加上已经下去的郝元龙,整整七个。
这么大的动作,嘉和市官场基本上烂掉了!
“什么时候动手?”林振华抬起头,声音里带着疲惫。
“省纪委专案组明天到。”郑伟民站起身,收拾好桌上的材料:“需要市委办公室配合提供相关人员的任职档案,还有部门的工作台账。”
林振华点点头,挥了挥手。
看着郑伟民走出办公室,他再次拿起那份清单,目光扫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烟瘾又上来了,他摸出烟盒,却发现里面已经空了。
办公室里只剩下空调的嗡鸣声,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清单上投下长长的阴影。
林振华知道,从明天起,嘉和市委的天,真的要变了。
而他这个市委书记,能不能撑过这场风暴,现在还很难说。
傍晚时分,市委大院的人渐渐散去。
周晓梅走出办公楼,看见张扬的车停在门口。
车窗降下,张扬探出头:“周书记,明天去新区现场看看?河心岛那边的芦苇该清理了,不然影响施工。”
周晓梅点头:“好,我让住建局的人一起去。”
车驶离大院时,周晓梅看着窗外的街景。
路边的广告牌上,还贴着陈明远的照片,只是下面多了张新的通知,写着“国企改革招聘专场”。
她想起早上听到的议论,有人说张扬能把陈明远拉下马,能量不小。
陈明远是怎么下来的,周晓梅最为清楚,他是被张扬逼迫的走投无路了。
不光陈明远,林振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