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临行安排(2 / 3)

  “好。”

    姜颜欢快地离开小院,去了生产队大院找鲍志国。她进院的时候,鲍志国正在和马会计说姜颜的事呢。

    “我呀,就怕小姜知青结婚以后,咱们队里没有主心骨了。老黄是还没听到声呢,他要是听到声,能把脚蹬子蹬冒烟过来求证你信不信。”

    姜颜笑嘻嘻地站在门口,“谁说我坏话呢。”

    “哟!”被正主听个正着,即便说的不是什么坏话,鲍志国也不由得老脸一红。

    “小姜知青,快进来。”

    “叔,我刚才可听见了啊,你和马会计背后蛐蛐我。”

    两人尴尬一笑,“没有。我们这不是看司团长过来了,猜你们是不是该结婚了,有点担心嘛。”

    鲍志国给姜颜倒了一杯水,“咱们大队现在都走上正轨了,就差一个中草药种植,但是我估摸问题不大。”

    因为真正懂中草药种植的人是姜家人,人都在胜利大队了,药材种起来是早早晚晚的事。

    就是清河大队那边,不好说,养殖的事情,乡下人多少懂一些,但是大规模养殖,还要像小姜知青说的那样,科学管理,饲养,防病害,就很难。

    想到这里,鲍志国不由得道:“就是清河大队那边,你走了,我没办法和老黄交代啊。”

    姜颜笑着道:“这还不好办啊,叔,我把我的诚意都带来了。”

    她掏出一个日记本,放到了桌子上,“你看看这是啥。”

    鲍志国翻开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笔记,上面记录了很多养殖的知识。

    “这,这是你记的笔记?”

    “嗯,全是重点,只要照着笔记上面的步骤去做,肯定没问题。”姜颜道:“不过,叔,你觉得这笔记该给谁啊?”

    “这个……”鲍志国一时也没有主意了,要是问他的意思,他肯定不愿意把这样的好东西交出去啊,留在自己人手里才好呢!可是那样做也未免太不厚道了。

    “给黄友富?他们村里也有不少年轻人,有知识,有文的。”

    姜颜摇了摇头,“据我所知,有文化的一般都是知青,这个笔记本要是交到知青手上,结果怎么样,不用我说吧。”

    马会计点头,“小姜知青说的不无道理啊,不是所有知青都能做到小姜知青这样。”

    “那你说咋办。”

    “叔,按我的意思,你家二儿子援朝很合适。”

    鲍志国一愣,“援朝?”

    “我听我婶子说,当初援朝本来有机会当兵的,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

    鲍志国点了点头,说起这个件事,他是挺对不住儿子的,把名额让了出去,断了儿子的前途。

    可他也没有办法啊!

    “举贤不避亲,我倒是觉得,鲍二哥人挺不错的,人踏实肯干,能吃苦,重要的是他也有文化,这本笔记上的内容,他都能消化,举一反三教给社员们。”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