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日渐腐败(1 / 2)

乾盛帝面色冷沉地回到了后宫,一众宫人皆噤若寒蝉,生恐这个时候触了霉头。史大用满脸谄笑地道:“皇上,奴才听说西苑也差不多改造完了,趁着午后阳光正好,不若到西苑走走?”

乾盛帝略一沉吟,点头道:“也好!”

西苑位于紫禁城西,乃京城最大的皇家园林,有山有水,太液池便在其中,当初太上皇康平帝退位后便隐居在西苑,后来复辟失败,于西苑的静心殿引火自焚,此后,乾盛帝便下令对西苑进行改造,原有宫殿几乎全部拆毁,重新设计建造,耗资巨大,不少朝臣极力反对,但乾盛帝却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

乾盛帝此举引起一群国子监生的强烈不满,这群热血书生联名上书,指责乾盛帝自太上皇归天后日渐骄奢,耽于享乐,大兴土木,铺张浪费。结果乾盛帝只在奏本上轻飘飘地批示了一句:一应花费,皆出内帑,与尔等何干?

内帑即是内库,皇帝的私人小金库,翻译过来就是:朕花的是自己的钱,没动用国库分毫,关你们鸟事!

乾盛帝这批复顿时引起满朝哗然,仿佛捅了马蜂窝似的。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那些国子监生正是血气方刚之时,初生牛犊不畏虎,一个个激愤上书,言辞激烈,骂得乾盛帝狗血淋头,还指出乾盛帝内库里的银子都是矿监税吏从全国各地搜刮来的民脂民膏。

渐渐地,监生们又把矛盾头直指东厂提督史大用,直斥阉党误国,要求立即逮捕史大用,并且召回遍布全国各地的矿监税吏,此举引起了举国共鸣,声势一度浩大。

史大用又惊又怕,连忙向乾盛帝请罪哭诉,后者之所以扶持史大用,一来是要制衡文官集团,二来是因为史大用能搞钱,试问他又怎么可能自废臂膀?所以勃然大怒,下旨将一众监生和带头闹事的官员抓的抓、贬的贬,还当廷杖毙了数人,这才把此事件压下去。

自此以后,乾盛帝不仅没有处罚史大用,反而更加宠信了,因为这此次政治事件背后,隐隐有东林党推波助澜的迹象,所以越发坚定了乾盛帝“以内制外”的想法,依靠宦官制衡文官集团,特别是东林一系。

说来可笑,当初乾盛帝依靠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跟太上皇斗法,如今坐稳帝位,却开始培养宦官势力对付东林一系,当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

言归正传,且说乾盛帝摆驾西苑,眼见崭新的宫殿楼宇拔地而起,富丽堂皇,美仑美奂,本来糟糕的心情不由大好,着实夸奖了史大用一番,负责督造西苑的工部营缮司郎中贾雨村也为此受到了褒奖。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贾雨村这二五仔本来受到王子腾的牵连,当初已经被革职了,后来正是抱上了史大用的大腿,被起复为工部员外郎,如今已经升任工部郎中,主管营缮司,官职倒是与贾政平起平坐了。

不得不说,贾雨村这二五仔确实善于钻营取巧,数度起落浮沉却不伤分毫,这官场混得可谓是如鱼得水,非贾政这种政治才能平庸之人可比。

再说乾盛帝游览完西苑回到养心殿暖阁,继续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本,结果心情很快又糟糕起来。因为这些地方官员的奏本,不是报灾要求减税,就是举报当地的矿监税吏如何为非作歹,敲骨吸髓地压榨百姓。

譬如河南河北多地大旱,去年大半年没下过一滴雨,地方官请求免赋一年,并且开仓赈济灾民,而两广一带却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数十个乡县纷纷请求朝廷免税等等,此外,山西、陕西多地更是出现了蝗灾,去年下半年颗粒无收,百姓食不果腹……

乾盛帝越看,心情越不快,干脆把这些报灾的奏本全部搁在一边,那些举报矿监税吏盘剥百姓的奏本,更是直接束之高阁。

话说乾盛帝登基之初还是相当勤政爱民的,也表现得开明纳谏,自从摆脱了太上皇的束缚后,渐渐变得刚愎自用起来,尤其是粉碎了太上皇复辟的阴谋后,乾盛帝不仅变得自私多疑,而且开始追求享乐,广纳后宫,大兴土木,挥金如土,譬如今年的上元节,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灯会,花费竟达五十万两之巨。

乾盛帝要维持自己奢靡的生活,自然得想办法搞钱,而史大用如今可是他的钱袋子,全国矿监税吏捞来的钱银都是上缴内库的,所以地方官员举报矿监税吏盘剥百姓,乾盛帝自是不愿意相信的,就算相信也不肯自断财路。

史大用不仅是东厂提督,还兼着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平时便负责将内阁票拟的奏本送到乾盛帝的案头,待乾盛帝批阅完后,又送回内阁执行,所以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