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长征计划(1 / 2)

当晚,临时会议中心内,灯光摇曳。

参与会议的,只有许平升、陈世淳、刘海涛、谢雨辰,以及代表军方力量的孙剑军和新任命的治安负责人邓宪伟。

“孙连长,正式欢迎你的加入。”

许平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

孙剑军微微颔:“许先生客气。

在这末世能有个安身立命之所,已是万幸。”

“现在都是自家人,不说见外话。”

陈世淳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眼下,要任务是加固基地,其次是解决弹药匮乏的燃眉之急。

但目光放长远些,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许平升接过话茬,语气沉稳:“青峰山是我们目前的立足点,必须死守。

但正如孙连长之前所言,丧尸在进化,未来变数太多,我们不能将所有希望押在一处。”

他环视众人,“我有个设想,我们需要一支高度机动的力量,作为最后的底牌,一个在最坏情况下能够带领核心人员和关键物资安全转移的方案。”

孙剑军目光一凝:“你是说……战略后备,或者说,移动堡垒计划?”

“可以这么理解。”

许平升道,“以我们那辆改装重卡为核心,再强化几辆辅助车辆,组成一个小型化、高机动性的生存单元。

这个计划,我初步命名为‘长征计划’。”

“长征?”

谢雨辰轻声重复,眼中闪过一丝异彩,这名字透着一股破釜沉舟的悲壮和对未来的期许。

陈世淳捻着胡须,点头道:“‘长征’,好名字。

贴切,也预示着前路漫漫,充满艰险。”

刘海涛则从实际角度出:“车辆的深度改装、燃油的持续补给、物资的极度精简……这都需要周密的规划。

而且,这个计划在现阶段不宜公开,以免扰乱人心,特别是新加入的弟兄们,他们需要稳定。”

“我同意。”

许平升道,“所以,‘长征计划’的筹备和实施细节,目前仅限于我们在座的几人知晓并秘密推进。

对外,我们的重心依旧是全力巩固青峰山基地。”

一直沉默观察的邓宪伟此时也开口:“我负责基地的内部安全和人员动态,会密切留意任何可能影响计划的因素。”

他过去的警察经验,在维护秩序和保密方面将挥重要作用。

孙剑军沉吟片刻:“车辆改装方面,我可以提供一些军用标准和实战经验,尤其是在防护设计和武器搭载上。”

“那真是太好了!”

许平升精神一振,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敲定了“长征计划”

的初步构想和保密原则,议题自然转向了迫在眉睫的弹药问题。

“冯震之前提到过的县城武装部,”

许平升的目光转向孙剑军,“你对那里的情况有何判断?”

孙剑军在桌上摊开冯震凭记忆绘制的县城武装部周边简易地图,指着图上一个标记点:“武装部通常有独立院墙和加固的建筑主体,地理位置相对独立。

但它地处县城中心区域边缘,我们上次撤离时,外围就有大量丧尸聚集,活动范围很可能覆盖那一带。”

“不能蛮干。”

许平升表态,“风险过高。

武装部内部结构不明,一旦陷入重围,重卡也难以施展。

我们需要的是情报支持下的精确突入,战决。”

孙剑军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武装部的弹药库一般设在地下或有额外加固的库房。

如果能找到当年的建筑图纸,或者有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引路,成功率会大大提高。

经过一番紧张而热烈的讨论,众人最终决定,次日由许平升和孙剑军共同带队,“大宝贝”

重卡随行,再挑选几名心理素质过硬的队员,组成一支精悍的突击小队,目标直指县城武装部。

会议结束时,已是后半夜。

尽管疲惫,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

更多的弹药,意味着更强的自保能力,意味着青峰山基地在末世中能走得更远。

许平升强制命令所有人立即休息,养精蓄锐。

他自己躺在床上,脑海中却反复推演着明日行动的每一个细节。

不知不觉间,他带着一丝微笑沉沉睡去,梦中似乎还在喃喃自语:“高筑墙,广积粮……”

对于未来,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心中的希望之火,也燃烧得更加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