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一出好戏(1 / 2)

冬日天冷,风七还是低估了宫廷内的礼仪约束。

这么一大早,各宫妃嫔就从皇后处请安出来了。

风七躲在假山的阴影里,等着她们从这里经过。

“这朝华宫就是不一样,其他宫殿也就那么一两个人,他们宫里倒是热闹得紧,正殿偏殿都住满了。

听说这欢声笑语不断,就连路过的宫女都听得一清二楚。”

说话的是赵芊芊。

因入宫本就非她所愿,所以刚来的时候很是消沉了一阵子。

宫里那些宫女太监向来是最势利眼的,她实在受不了缺衣少食的苦,后面不知怎么竟攀附上了皇后。

“是哪个宫的宫女长了一对顺风耳,就连路过都能听见宫内的动静?各位姐姐妹妹可得看好了,万一这宫女要是溜到皇上的御书房,偷听到了什么机密要事,到时候,她的主子也免不了受罚的。”

王婕妤一张嘴果然是不让人,三两句给赵才人怼得没话说。

“王婕妤这话说的,岂不是责怪我们治下不严了?赵才人不过是羡慕你们朝华宫热闹罢了,怎么却说话这样不容人的。”

搭话的正是戚婕妤。

这次闹饥荒,戚家既没有被派去最南边安抚灾民,也没有被派去最北边安抚士兵,反而是在京都附近几个地区做一些安置灾民,编撰书籍的活计,可见如今圣眷正浓。

“戚婕妤这话倒是有些给人扣帽子的嫌疑了。

我不过是害怕有些人不懂事,成日里四处乱逛,惹麻烦罢了,你若是不领情,大可以不听。

我自小性子就直,没你们那些弯弯绕的心思,别把什么脏的烂的都往我头上泼,能倒出这些脏水的,心里也绝没藏着什么好心思。”

“入了宫,大家就都是姐妹,何苦说这些话来。”

丁莹本来就有些胆小,见她们吵得这么凶,忍不住起了劝架的心思。

“丁宝林入宫后还没有侍寝吧,你管好你自己的事便行了,我们说话,哪有你插嘴的份儿!”

王婕妤正在气头上,见她一个小小宝林也敢插嘴,很是冷嘲热讽了一番。

“这里风大,王婕妤还是早些回宫吧。”

舒妤见她差不多将人给得罪光了,这才为难似的劝谏起来。

这是国师的主意。

她只要在众人面前装作一副为难的样子,再时不时帮别人说两句话。

时间一长,大家自然知道她们虽然名义上是表姐妹,实际关系并不好。

以王婕妤这个性子,不用舒妤多出力,只要在关键时候推上一把,绝对能让她这辈子翻不了身。

“妹妹在铜陵府这是养得娇气了?我在京都这么多年也没觉得今天风有多大,反倒是你,一会儿太阳大,一会儿风大的。

穷乡僻壤,还倒养出来你这个娇贵身子,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装的。”

王婕妤这话算是得罪了一半的宫中人。

除了邓嫔和韩淑妃是自小在京都长大的之外,其余妃嫔或多或少都在外地生活过一段时间。

就连入宫之后低调了许久的于宝林此刻也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她是惦记着回去看阮才人呢,婕妤若是不着急,我们就先回去了。”

在屋里缩了许久的白吟霜眼看是祸躲不过,最终还是决定和舒妤互相打圆场。

她就算再不容人,对自己宫里的人各各都看不上眼这种事,传出去也不好听。

所以公共场合,王婕妤大多都随她们去了。

风七躲在假山后面,心里想着这些女人是真能说。

这过去得有一炷香的时间了,再不走,轮岗的人就要走到这里了。

“哼。”

最终,王婕妤还是冷哼一声,回了朝华宫。

岂料脚上一软,整个人就从小桥上栽进水里。

一时间几十个女人叽叽喳喳叫个不停,风七趁乱从宫里出来,不得不感叹,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后宫可真是太热闹了。

宫外

舒婳有了明珠那边的前车之鉴,对府中各人粮食供应减了两成,说是灾年粮食难买。

老夫人没说什么,夫人那边却不乐意了。

“你这没用的蠢货,你祖母交给你管厨房采买,你就是这样管的?”

夫人前些日子忙着堵舒妤留下来的那些亏空,难得让舒婳过上了一段安生日子。

许是这两日现实在是堵不上了,又回来找舒婳火。

“母亲这话是怎么说的?”

夫人那院子,大姐在的时候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