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们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京都说大也不算大,想要团圆,挑几个休沐日大家一起聚聚还是简单的。
否则人不齐,便算不上团圆了。
虽然两位姐姐都已外嫁,想必在母亲心中,也从未将姐姐们当作外人。
单单让我们搬回来住,怎么算得上是团圆呢?”
小舅母一个怼两个丝毫不落下风。
出嫁女一般只有和离或者被休弃才会回娘家住,她这不就是在咒自己被休吗!
白云芝和白芳芷对视一眼,如今双双被弟妹诅咒,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倒不是那么重要了,联合起来对付旁人才要紧。
“既然他们住在外面方便,就住外面吧。
时常回来看看母亲,心意到了就行了。
大理寺事务繁忙,即便是思源回府来住,一月也见不上几面,每日来回赶路倒还浪费时间。”
还未等两人说话,大舅舅白思明就将此事揭过,夫人和姨母愣是没吵起来。
“多谢兄长体谅,我敬兄长一杯!”
白思源适时提了一杯酒,众人就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舒婳偷瞄了几眼,外祖母的脸色不能说难看,只是看着小舅母的时候多多少少有点嫌恶的神色。
母亲和姨母两个像两只青蛙,满肚子的气还得憋着。
看得舒婳有些想笑。
“此次思源能升迁回京,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当初我不赞成他走科举这条路,是怕他没有引路人,会在官场上吃苦。
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外祖母颇有感慨。
“母亲心疼思源,所以才有此一提,只是以后这种话万万不要在外人面前讲起,否则旁人会以为我们看不起那些外放官员。”
舒婳意识到这个大舅舅也是长了一颗玲珑心,怎么表哥却没学到呢。
二表嫂提了一杯,活跃了一下气氛。
两个小的似乎是有些怕生人,只拿眼睛四处观察着,倒是不怎么说话。
“思源啊,你这两个孩儿日后还需多加教导,看他们年纪也该懂事了,看着却不像你们小时候一样活泼。”
外祖母瞧了一眼两个刚刚回来的孙辈,满眼的慈爱。
“是啊,思源小的时候也是个练武的好坯子。
就连父亲也夸他有天赋呢,你这一双儿女养得这样娇弱,走出去都没脸面说是将军府的孩子。”
白芳芷说这话的时候直直瞪着小舅母,就差说是她没把孩子教好了。
“将军府如今是大哥撑着,谁不知道大哥的三个孩子个个都是好样的,我们这两个孩子又何必去在意这些有的没的。”
小舅母倒是表现得云淡风轻,甚至还伸手给小舅夹了一筷子笋丝。
“弟妹这话说的就生分了,怎么说都是一家人。”
白云芝眼珠子转了转,又道:“两个孩子许久没见长辈了,不如就留在将军府,与他们外祖母多多亲近几日。”
“是啊,上次见他们,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外祖母颇有感慨。
她向来是喜欢小孩子的,舒婳小的时候,也是因为外祖母的关系才会与忠勇伯府结交。
“母亲也说了,我这两个孩儿不够活泼,小孩子哪有不喜欢动的,只不过舟车劳顿,没有缓过来罢了。
过几日等他们精神养起来了,我再带他们回来拜见母亲。”
小舅母对于孩子住进将军府这件事一点都没有松口,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思源,你是怎么管束她的,我们说一句,她一个不同意。
我们都是亲人,难道会害她不成!
怎么防着家里人像防贼一样!”
白芳芷有些急了,摔了筷子就质问起小舅舅来。
“是二姐多虑了,自家兄弟姐妹,哪有什么防不防的。
她说的都是事实,言语间对姐姐们和母亲也都是十分尊敬。
二姐怎么能因为她的回答不顺二姐心意,就来冲我脾气呢。”
舒婳算是看出来了。
这小舅舅和小舅母看着是一对软柿子,实际上,内里可能是铜柿子铁柿子,最是不好啃的。
也怪不得能一路从县丞做到了大理寺少卿。
大理寺掌刑狱,舒婳听说小舅舅在州府的时候就办理了不少积压案件,又破获了几桩奇案,这才被新帝看中入大理寺任职。
对人对己有深刻的认知,说话办事有清醒的头脑。
舒婳想,这样的小舅舅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