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茹素三日,东觉寺的高僧这才进宫。
慧明法师每日在宫中讲禅普法,更有高僧诵经祈福。
一时间宫内香烟缭绕,梵音袅袅。
到了第二日上,有宫人在打扫时,现殿内佛像竟然流泪,将宫人们吓得不轻,就连皇帝也被请了过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
佛像流泪可不是好兆头。
既然生在皇宫,皇帝只怕宫中要出事。
“这……恐怕是佛像在告诉我们什么。”
慧明法师转着手中的佛珠,谁料那佛珠手串竟也散落开来,噼噼啪啪掉了一地。
“法师可知道佛像流泪的起因?”
若说前面佛像流泪还让皇帝有些将信将疑,如今佛珠手串断裂让皇帝更深信了几分。
“看这珠串碎裂散布均匀,不像是特意指向什么方向。
依贫僧看,极有可能是城中有善人枉死,这才让佛祖落泪。”
“招京兆尹到御书房,朕有话要问他。”
太后和太妃让人筹备了这么久的法事,竟然出现这么不祥的预兆,皇帝心中也有些忐忑。
他这皇位才没坐多久,就天灾人祸不断。
要是再这么下去,迟早要有有心之人拿来做文章。
今天这个事儿,能解决最好,要是解决不了,就找个替罪羊。
总之要把这事儿趁早了结了才好。
“近来城中可有什么命案生?”
那和尚说的云里雾里,皇帝也不知道究竟指的是什么案件。
“这……京都乃是天子脚下,近来京中也算太平,不过死了几个乞儿小贩。
不知陛下何故出此问?”
皇帝既然这么问了,就说明他肯定是要问某个命案。
要是说没死人那肯定是欺君。
要是说死的人多了,就显得他这个京兆尹太过无能。
他思量再三,才敢这么回答。
“今日佛像无故流泪,法师说是善人枉死所致。
到底是他在说谎,还是你在说谎?”
皇帝声音陡然拔高,吓得京兆尹一个哆嗦。
“臣不敢欺瞒陛下,城中近来真没有死过什么大善人,望陛下明察!
许是佛法高深别有禅意,是法师解读错了,也说不定。”
京兆尹说什么也不能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
“你将近来生的命案整理出来,朕要会同大理寺一同查看。”
“是。
臣领命告退。”
“下去吧。”
将人打走,皇帝又派人问询了慧明大法师一次,大师只说积功德者为善,善无分大小。
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即便不足为世人称道,乎内心的善意,随手为之的善举,也是善。
这下范围更大了,大理寺和京兆府连夜整理出这一个月来生的六七起人命案。
放在一块儿才现,这些受害者年龄偏小,一大半都是未成年的少男少女。
死法虽然五花八门,现的地方也不一样,但他们生前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殴打和侵犯。
白思源突然灵光一闪。
起先他们只以为是家奴被主人殴打致死。
毕竟奴隶同牲口没什么两样,稍有不顺意被主人打死的也不在少数。
但联合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少年失踪案来看……莫非,这是有人在用无辜的少男少女的清白和性命……取乐?
“一个月,京中竟然死了这么多少人,而且案子到现在还没破,你们还打算瞒多久!”
皇帝这回是真生气了。
这些人白拿着俸禄却一点也不能为他分忧。
真是可恨!
“陛下莫要生气,吾等必全力以赴追查此案,给陛下一个交代!”
京兆府和大理寺的人乌泱泱跪倒一大片。
“三日之内,朕要看到结果,否则,你们,自去领罚,下去吧。”
“什么?佛像流泪?”
舒妤懵了。
说好的法事结束之后会有番薯苗的事情报上来,如今这个算是怎么一回事儿?
“才人稍安勿躁,此时自有朝中官员前去破案,才人莫要多想了。”
红菱宽慰道。
“不是我多想,实在是此事出现得太不是时候。
若是抢走了陛下的注意力,那我……又如何在陛下面前出彩……”
“你将此事告知国师,请他最好在我们要的消息进京之前帮陛下结清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