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魔法一般,表面的温度指示灯迅速从鲜艳的红色跳回了平静的绿色。与此同时,作战服外层的涂层也像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原本因高温而变得黯淡的深灰色逐渐恢复了它原有的色彩。
王磊毫不犹豫地摘下了头盔,露出了额角那仅有一层薄汗的额头。这要归功于作战服上精心设计的透气网眼,它们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将大部分的热量都及时排出,使得王磊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的凉爽。
他低头凝视着怀中熟睡的孩子,那小小的脸庞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安详。孩子的呼吸平稳而均匀,似乎完全没有受到刚刚那场惊心动魄的火灾的影响。王磊的指尖轻轻地拂过作战服肘部的磨损痕迹,这些痕迹见证了他在火场中的英勇表现,也让他想起了这件作战服的来历——它原本是为了应对残酷的战场而设计的防护甲胄,如今却在这场火灾中成为了他保护生命的有力武器。
这件作战服,此刻就像是一层有温度的铠甲,紧紧地包裹着王磊和孩子,让他在熊熊烈焰中也能够稳稳地托住生命的重量。
在这暴雨倾盆的崎岖山地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无尽的雨幕所笼罩。上等兵李锐的身影在这片灰蒙蒙的天地间显得格外渺小,但他身上的深灰迷彩作战服却与周围环境完美融合,仿佛他就是这片山地的一部分。
雨滴如密集的子弹般砸落在他的身上,然而特制的面料却让这些雨水无法渗透,而是在表面凝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然后顺着衣角滚落。李锐的步伐坚定而稳健,每一步都踩在湿滑的山地上,溅起一片水花。
他的背上背着腿部受伤的战友,战友的身体紧紧贴在他的后背上,两人的呼吸交织在一起。李锐的腰间系着战术模块,这个小小的装置随着他的步伐轻微晃动着,里面的温控系统正默默工作着,将他的体温稳定在36.5c,确保他在这恶劣的环境中不会因为失温而影响行动。
外骨骼装置的钛合金支架在雨幕中反射出冷冽的光芒,它们紧紧包裹着李锐的身体,为他提供额外的力量和支撑。液压关节随着他的迈步发出低沉的嗡鸣声,仿佛是这钢铁之躯的呼吸。原本需要双手托举的120斤负重,此刻通过背部的接口被均匀地传导至地面,让李锐能够轻松地背负着战友前行。
当他如蜘蛛人一般,手脚并用,艰难地攀上近乎垂直的岩壁时,外骨骼的智能感应系统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自动识别并切换到了攀爬模式。这一模式下,外骨骼的膝关节会迅速锁死,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就像钢铁支架一样,为他提供坚实的保障。
与此同时,他的足底电磁铁也在瞬间启动,与岩石的缝隙紧密吸附在一起,仿佛是被强力胶水黏住了一般。这种强大的吸附力,让他在陡峭的岩壁上如履平地,丝毫不用担心会滑落下去。
而在他的头盔显示器上,战友们的生命体征数据流也在同步浮现。这些数据实时显示着战友们的身体状况,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等,让他可以随时了解战友们的情况。
就在这时,他左小臂的战术屏突然弹出一个热成像标记,显示前方 50 米处有三名敌方岗哨正蜷缩在岩洞下避雨。这些岗哨在热成像图中呈现出明显的红色轮廓,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即使在暴雨中也能清晰可见。
李锐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然后毫不犹豫地启动了外骨骼的助力系统。这个系统能够将他的蹬地力量放大 1.8 倍,使他的身体像被弹簧弹射出去一样,瞬间爆发出惊人的速度。
突然间,他像一头潜伏已久的猎豹,从掩体中如闪电般疾驰而出。他的身体在暴雨中如同一条灵活的鱼,迅速而矫健地穿梭着,仿佛与这恶劣的天气融为一体。
他的速度快得惊人,眨眼之间便跨越了整整 50 米的距离,这一过程如同瞬间移动一般,让人瞠目结舌。他的身影在雨中留下一道模糊的残影,仿佛是鬼魅在黑夜中闪现。
那三名敌方岗哨完全没有预料到他会如此迅猛地逼近,当他们反应过来时,他已经如幽灵般悄然无息地站在了他们身后。
暴雨砸在凯夫拉材质的作战服表面,溅起细密的水幕。林默单膝跪在泥泞里,左手按在战术背心左侧的嵌入式控制面板上,指尖划过虚拟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护肩模块正发出轻微的嗡鸣,他抬手将滑块拖至「突击模式」——外层凯夫拉纤维瞬间收紧,内衬的记忆海绵按关节活动阈值充气,在肩胛骨与锁骨间形成半刚性缓冲层,既不会限制持枪抬臂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