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四十五)(3 / 5)

45的数字在黑暗里格外清晰。

    谭越把下巴搁在她肩头,手臂环住她的腰:“不着急,早餐到十点呢。“他说话时呼出的热气扫过她耳后,惹得她缩了缩脖子,笑着翻身把他推开。

    酒店的自助餐厅在二十楼,落地窗外是朦胧的金山。

    陈子瑜端着白瓷碗盛鸭血粉丝汤,汤头泛着琥珀色的光,鸭肠和油豆腐在汤里沉浮。

    她咬了口刚出锅的桂花糕,甜香混着桂花香在舌尖散开,转头看见谭越正往盘子里夹煎饺,睫毛垂下来遮住眼睛,像只专注觅食的猫。

    “尝尝这个。“她用勺子舀起一勺汤,吹凉了递到他嘴边。

    谭越张嘴接住,汤汁顺着嘴角滑下来,她慌忙抽纸巾去擦,却被他握住手腕,轻轻用纸擦掉指尖的汤渍。

    “阿越!“她红着脸瞪他,周围零星的食客投来目光。

    他却笑得无辜,把盘子里最大的煎饺夹进她碗里:“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

    走出酒店,两人打车来到博物馆。

    金陵博物院的青铜门缓缓推开时,冷气裹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陈子瑜仰头看着穹顶的星云图案,脚步不自觉地放慢。

    谭越买了两张语音导览器,把耳机塞进她耳朵里,自己留了一只。

    “我们从历史馆开始?“他的声音混着导览器的机械女声,在耳畔轻轻响起。

    陈子瑜点点头,手指抚过玻璃展柜里的金缕玉衣,两千年前的玉片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还能听见工匠雕琢时的敲击声。

    走到竹林七贤砖画前,谭越突然停下脚步。

    画面里的阮籍正仰头喝酒,线条简练却生动。“你看他的眼神。“谭越指着画中人物,“像是把整个世界都看透了。“

    陈子瑜凑近细看,砖面上的朱砂已经有些剥落,却更添沧桑感:“魏晋风流,大概就是这种不管不顾的劲儿。“

    她转身时,发梢扫过谭越的手背,他下意识地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

    在民国馆的老邮局前,陈子瑜被墙上的旧报纸吸引。

    泛黄的纸张上印着“首都日报“的字样,报道着三十年代的时事。

    谭越站在她身后,突然开口:“如果我们生在那个年代,你会做什么?“

    她歪头想了想:“大概会做个教书先生吧,你呢?“

    “我啊,“他指尖划过斑驳的墙面,“可能会开家书店,等你每天下课来借书。“

    话音未落,旁边的老式电话突然响起。

    陈子瑜被吓了一跳,谭越却笑着拿起听筒,模仿着旧电影里的腔调:“喂,陈小姐,您的《边城》到了。“

    两人从博物馆出来时,已经中午。

    在路边餐厅简单吃了午餐,便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午后的阳光变得炽烈,中陵的台阶在阳光下泛着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