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情况又有反转(1 / 4)

傻子神医 大漠孤侠 3967 字 2天前

他们瞪大眼睛,紧盯着欧阳慧心手机屏幕上的那条消息,消息的来源,竟然是一个公众号的推文!

这个公众号的作者,名叫探索鸣月,据说在当地自媒体界可是个相当有影响力的人物呢!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当他们点开这篇推文时,发现作者竟然发表了三篇针对李小龙月牙村水果的文章,而且是全方位的攻击!

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就很吸引人——《月牙村水果:是养生奇迹,还是集体幻觉?》,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切入,大谈“安慰剂效应”与“群体性盲信”,暗示所谓的“疗效”不过是消费者心理暗示的结果。不仅如此,文章还附上了一段“某三甲医院医生匿名采访”的视频,医生在视频中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权威研究支持水果能替代药物治疗慢性病。”

第二篇文章以《“灵液浇灌”是科学,还是玄学?》为题,对“灵液浇灌”这一概念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灵液浇灌”缺乏学术依据,其概念模糊不清,流程也不透明。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作者还引用了几位“农业专家”的话,称“声波养果”和“灵气滋养”等概念属于“伪概念包装”,与水变油、永动机等毫无科学依据的概念无异。

第三篇文章则更为致命,标题为《月牙村水果被检出“活性未知成分”?卫健委已介入调查》。这篇文章引用了一份所谓“内部流出”的检测报告(实际上是江家伪造的),指出月牙村水果中含有一种“未登记的生物碱类物质”,可能对肝脏代谢造成潜在负担。文章的标题十分耸人听闻,内容却模棱两可,让人看后心生恐惧。

更阴险的是,“探索鸣月”并没有直接说“月牙村水果有毒”这样直白的话,而是巧妙地打着“为公众健康负责”的旗号,反复强调一些看似合理的观点。他们说:“在缺乏长期临床验证前,任何宣称‘治疗功效’的行为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句话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让人觉得他们是在关心公众的健康。

接着,他们又说:“我们并不反对创新,但科学是严谨的,容不得任何神化的行为。”这句话更是让人觉得他们是在维护科学的严肃性。

然而,正是这些看似合理的言论,却在瞬间引发了舆论的反转。原本排队抢购月牙村水果的顾客们开始犹豫不决,心中产生了疑虑。他们不禁会想:“这果子真的安全吗?”“我爸妈有慢性病,吃了会不会有问题呢?”“难道这真的只是一个交智商税的骗局吗?”

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质疑声音。人们开始对月牙村水果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纷纷在网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媒体看到这个热点话题后,也跟风进行报道,标题更是引人注目:“神果还是神坑?月牙村水果争议背后的利益迷局”。这样的标题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恐慌和疑虑,使得月牙村水果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李小龙与叶清涵百口莫辩。他们手中虽有部分用户反馈和初步检测报告,但面对“权威质疑”与“科学话术”的围剿,显得苍白无力。更糟的是,卫健委虽未正式介入,但市场监管部门已开始“例行检查”,超市被迫暂停月牙村水果的宣传语中“增强免疫”“辅助调理”等字眼。

他们终于恍然大悟:江逸程压根儿就不在意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他真正想要的是通过制造怀疑来摧毁人们之间的信任,然后再披上所谓“科学”的外衣,将舆论这把有毒的利刃隐藏其中。

而“探索鸣月”所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宛如一根细针,悄无声息地刺入公众的内心深处——

这些文章并不是直接指出你错在哪里,而是让你开始怀疑自己所坚持的是否正确,从而不敢轻易相信自己原本的判断。

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质疑声浪,以及销量像悬崖峭壁般直线下滑的残酷现实,李小龙并没有选择保持沉默,也没有像那些情绪化的人一样在网络上与他人展开激烈的对骂。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在这场实力悬殊的舆论战争中,愤怒只会被人们解读为“心虚”的表现,而如果只是一味地辩解却拿不出确凿的证据,那么这一切都不过是他一个人在那里自说自话罢了。

经过一整晚的深思熟虑,李小龙和叶清涵都彻夜未眠,他们共同整理出了三条反击的路径:以科学作为坚固的盾牌,以用户作为锐利的长矛,以真相作为无坚不摧的利剑。

首先要迈出的第一步,就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主动将产品送检。

“我们尊重每一位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即日起,月牙村水果超市将主动暂停月牙村水果的销售,并委托三家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华西医学中心、SGS),对月牙村水果进行全面成分分析与长期食用安全性评估。全程公开,接受监督。”

这一举动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江逸程原本以为他会选择死扛到底或者进行狡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毫不犹豫地主动站出来“自证清白”。这一行为让原本一边倒的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