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怀德办事向来利索,申请报上去没几天,朱副部长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在电话里细细询问了红星轧钢厂的规划。
朱副部长听完,也意识到人才培育和全产业链升级的必要性,当即就在部里组织了会议,把这事通报下去。
眼下工业口不少厂子受风浪影响,要么减产,要么市场不明朗,经营得一塌糊涂。
唯独红星轧钢厂不仅坚挺,还赚了不少,部里自然格外重视,当即拍板: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很快,从那些经营不善的厂子里,抽调了大批高学历、高技术的技术人员,一股脑往红星轧钢厂送。
不过,自建纺织厂的申请被驳回了。原来京城第四纺织厂正面临亏损,三百来人的小厂子,受风浪、棉花产能不足还有市场定位不准等多重因素影响,日子快过不下去了。
二轻局听说冶金工业部想建劳保厂,主动找上门来,提议让他们收购第四纺织厂。
这对杨卫国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他太清楚了,改开之后头一件事就是取消布票,纺织行业的春天不远了,拿下这个厂子,既解了燃眉之急,又占了先机。
部里一跟他说,他当即就答应了。
这天,杨卫国和李怀德带着各自的秘书——杨卫国的秘书小张,李怀德的秘书小刘,一起去了第四纺织厂。
车子刚到厂门口就被拦下了,厂里显然早有准备,不少工人在广场上等着,还拉着横幅,上面写着“欢迎视察洽谈”。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跑过来,一把握住李怀德的手,眼眶都红了:“李书记,感谢你们来救我们一把!老头子我没用啊,把厂子搞成了这副样子……”
李怀德呵呵一笑,拍了拍他的手:“聂老,您别这样。这事儿可不是我牵头的,都是杨厂长的主意。我啊,跟您差不多,就是个搞后勤的半瓢水,啥也不懂。”
说着,他连忙侧身,“杨厂长,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第四纺织厂的聂书记。”
杨卫国赶紧伸出双手,紧紧握住聂老的手:“聂书记,您好,我是杨卫国。”
“好好好,杨厂长年轻有为啊!”
聂老连说三个好,虽说论级别他比不过杨卫国和李怀德,但毕竟年纪大了,两人都透着敬重,说话也格外客气。
聂书记拉着杨卫国的手:“走走走,去我会议室说,我们都准备好了。”
“好好好。”
杨卫国应着,一眼望去,车间里站着的一水儿都是妇女同志,忍不住打趣,“聂书记,您这才好啊,万花丛中过。”
“哈哈哈……”,李怀德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你小子就没个正经的。行了,走吧。”
聂书记刚要带他们往会议室走,杨卫国却拉住他:“聂书记,会议室就不去了,你先带我在厂子里转一转。”
“哦。行吧。”
聂书记应着,心里清楚,如今自家厂子经营不善,早已没了往日的底气,姿态自然低了几分。
接着聂书记招呼众人:“都回原岗位吧。”但说实话,现在机台设备都没开——开了也是亏,原料成本摆在那儿,产品又卖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