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2)

    这便是一种认可。

    分量极重。

    “这个……我也不知道叫什么。”

    徐年忘了诗名。

    课本上的全文背诵就是这样。

    大家花心思去背的都是全文,标题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还给了课本。

    “如果徐先生一时想不出诗名,不知我可有这份荣幸,斗胆为先生琢磨一个?”

    “行……”

    徐年已经隐约有些察觉,他好像低估了抄来的这首诗的杀伤力。

    能为这首诗取名的何奇事如逢喜事。

    笑意盈盈。

    “徐先生的落款要写什么?是直接用先生你的名字,还是留个雅号?”

    “不是,这诗不是我写的,作者名叫……”

    徐年说着就卡壳了。

    作者是……谁来着?

    坏了。

    和标题一样忘了!

    徐年说到一半没了后文,何奇事稍微想了一下,随即便露出恍然之色,没有追问下去。

    徐年乃是五品,却在天下无名。

    若非是在先前天魔教那场祸事里出了手,都没什么人知道玉京城里还隐居着这么一位道门大真人。

    他这是什么样的心性,已经一目了然了。

    然后。

    有鹿书院的何大先生微微颔首,笑意里面更多出了三分钦佩。

    “徐先生对名利淡薄至此,何某自愧不如,深感惭愧……”

    “不是……我没有……算了。”

    连着诗名和作者名一起忘记了的新晋文抄公徐年放弃了徒劳无力的解释。

    “秋日胜春朝……徐先生此中意境不落窠臼,当是大善!”

    何奇事笑容真诚。

    看的出来他对这篇秋词的喜欢是发自内心。

    原本只是寻个说法礼尚往来,无论不懂诗词的徐年所作的诗词多么不成器,他斧正一番再落笔为诗,既是价值连城的墨宝,也将蕴含他养至浩荡的浩然气,在需要时可展露出儒家之力。

    结果却得到了一首这么好的诗词,哪里有他来斧正的余地。

    妄改一个词都是不自量力。

    何奇事从始至终未曾落笔,纸上空白一片。

    甚至于犹豫再三之后,竟是把纸笔收了起来,徐年有点儿疑惑,怎么说好的不写了?

    你不写,我抄诗做什么?

    “如此好诗,让我来落笔有些糟蹋了,徐先生如不介意,我当去找我们书院的院长沈其风,如此才配得上这直冲碧霄的诗情……”

    有鹿书院的当代院长沈其风来落笔为墨,这可真就是一字可换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