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粉墨登场,豁然开朗(2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748 字 3天前

bsp; 更别说五事一并奏上。

    能逼得冯保和朱翊钧都站在了一条战线上,压力可行而知。

    朱翊钧倒是很想部分同意。

    譬如其一废除司礼监之类的,正好帮他扫除冯保,要是日后忙不过来,他大不了再复立就是。

    但其余的……就只能摇头了。

    第二条看似在为皇帝张目,但别忘了现在主少国疑。

    一旦将太后排除在外,让他孤零零直面内阁,就不好玩了。

    后面三条更是让人怀疑,高拱是不是脑子发昏了。

    不经内阁同意,诏令出不去紫禁城,那到底你是皇帝,还我是皇帝?

    还想随时奏报,要是朕半夜睡觉都能被你薅起来,那我还做这个做皇帝干什么?

    朱翊钧看向吕调阳:“对于元辅所奏,吕卿,你怎么看?”

    他自然是明白冯保为何给他拉出来顶上。

    高拱这奏疏,最好在廷议阶段就给他按回去!

    否则,一旦到了宫里,届时附奏的,就不是廷议这二十多张嘴巴那么好管了。

    从地方督抚、布政司,都有高拱的门生故旧。

    若是真闹得沸反盈天,再想轻飘飘把这封奏疏打回去,就没这么简单了。

    所以,必须他出面,在廷议上,就把这事掐断。

    这恐怕是昨日冯保跟吕调阳商量好的对策之一。

    他也很默契地接招,当先就问吕调阳怎么看。

    吕调阳早有腹稿,躬身回道:“对此,臣以为不然。”

    “陛下龙体未发,不仅笃学日讲,还要临朝听政,待孝期结束后,御射兵事也需学习。”

    “元辅一味揠苗助长,又是玉音亲答,又是处理奏疏,还要随时接见大臣,臣以为,决然不可取!”

    这态度表得很明白。

    皇帝本来年纪就小,还要长身体,弄这么多事,根本管不过来。

    高拱这奏疏,显然是别有用心!

    朱翊钧点了点头,又看向王国光:“王卿,你怎么看?”

    他点的顺序,自然是有算计的。

    先把反对的人都点一圈再说。

    人心从众且不论,光是这一个一个都反对,后面那些犹疑不定的,光是心理压力就能给他头按回去。

    王国光躬身回道:“臣也以为不然。”

    “光是这句‘御览毕,尽发内阁拟票呈览,果系停当,然后发行’,就实在不妥。”

    “国朝惯例,并非所有奏疏,陛下都需发内阁拟票,才能发行。”

    “譬如内廷之任免,便从不过廷议,否则,昨日李进提督东厂,为何不发内阁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