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量才器使,山东再起(3 / 6)

万历明君 鹤招 5748 字 4天前

p;  “内阁感悟圣意,体察圣心,明日便会同诸位廷臣议论此事。”

    “不过……具体官署的规制、官员品阶、权责,不是一日之功。”

    大方向定了,但具体还得廷议论出个章程来。

    此事涉及南北、吏部、户部、漕运、盐课,总要扯皮一段时间的,不是皇帝嘴巴一搭就畅行无阻了。

    内阁要将此事落到实处,必然要耗费极多的精力。

    如今近了年关,诸事繁忙。

    户部要会计,吏部要考成,更别提秋粮还没入京,宣大和宁夏已经嗷嗷待哺了。

    事情多,处理起来总会慢些。

    既然要耗费不少时日,张居正自然得跟皇帝先说好。

    否则皇帝又要觉得内阁不向着他,负气说什么再打一遍天下之类的话——上次的事,很难不铭记在心。

    朱翊钧明白老人家为什么说这话,很是温和地点头同意:“这是自然。”

    “两淮的事,还没出个结果,只是先让中枢准备起来,免得不好收拾两淮的烂摊子。”

    “就到,春夏之交罢!”

    “也好让盐商们赶上夏粮成熟。”

    张居正见皇帝没有立马催逼个结果,不由松了口气。

    不过,说到新立衙门,众人总算知道皇帝将余有丁一个司经局的叫来作甚。

    这是内定了啊。

    余有丁是三鼎甲、翰林编撰出身,比如今几位内阁辅臣出身还要高,例如张居正就只是二甲庶吉士出身。

    又有日讲官、经筵官的资历,外放一个从三品之位,还是有的。

    但是……都转运使就已经是三品官阶了。

    新衙门若是想统筹六个转运司、七个提举司,至少也得有漕运衙门一般的规制,从二品起步。

    余有丁就不太够格了。

    想到这里,吕调阳不由提醒了一句:“这盐政衙门主官,至少要二品才够规制,陛下可有人选?”

    朱翊钧一看众人表情,就知道在想什么。

    不由展颜一笑:“自然是有的,朕说与诸卿参详。”

    “起复前武英殿大学士,少保殷士儋,如何?”

    众人神色一变。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庶吉士出身,同样是先帝潜邸讲官。

    先帝继位后,只比张居正和高拱慢了一步入阁。

    当初在内阁与高拱不合。

    二人斗了一场,殷士儋惜败于高拱,辞官致仕。

    如今皇帝想复起这位?

    张居正闻弦知意,立刻反应过来:“陛下要将盐政衙门设在山东布政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