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因任授官,心照不宣(2 / 8)

万历明君 鹤招 7275 字 3天前

    尤其想到昨日丝毫情面不给的弟子,徐阶更是在其中字句中,感受到了左右为难。

    当真是个好弟子。

    徐阶默默感慨了一句,翻开下一页。

    “居正尝谓:士君子所为,尊主庇民,定经制,安社稷,有自以其身致之者,有不必身亲为之,而其道自行于天下,其泽自被于苍生者。窃以为,此两者,惟吾师兼焉……”

    徐阶看到最后,轻轻合上了贺表。

    难怪让皇帝转交,原来是做说客来了——这是劝他“尊主庇民”呢。

    徐阶叹了口气。

    他自然没有理由责备张居正,虽说未免有些小看他徐阶,但也不得不认下这个份心意。

    只是,张居正这样又是求情,又是出面做说客,往后他徐阶要是再得罪了皇帝,恐怕也要受到波及,影响圣眷。

    这份人情,恐怕欠得大了。

    此时徐阶看完贺表,抬起头时,见皇帝已经不在殿内。

    他看向一旁的李进,露出征询的目光。

    李进示意徐阶起身,轻声道:“徐少师,陛下要去文华殿,让您随驾一同前往。”

    徐阶一怔,若有所思地被李进搀扶着来到殿外等候。

    不多时,朱翊钧便领着张宏,从万寿宫走出来。

    他瞥了一眼徐阶:“走吧,路上说,朕今日要去廷议。”

    今日要上廷议讨论的事情不少,朱翊钧得亲自去一趟。

    尤其是交换俘虏以及土蛮汗讨要赏赐之事,牵扯到大规模戎事,他得去表明立场。

    还有这趟海瑞带回来的银两,私下被他跟张居正分了一半,也得去给内阁站个台。

    此外还有一些此次海瑞等人办案的封赏、关于昨日祭祀前元的争论,也得出面。

    忙啊。

    朱翊钧在前头感慨着,徐阶默默跟上。

    往外走了一段,前者将后者的《陈天下大弊五事疏》递还,听不出语气的声音响起:“徐卿既陈五弊,可有良策?”

    徐阶所陈五弊,曰吏治、曰兼并、曰税赋、曰倭寇、曰鞑靼,处处切中时弊,实在不愧首辅之才。

    虽说是为了活命,故意摇的尾巴,但并不妨碍,朱翊钧想听听徐阶的良策。

    徐阶微微张嘴,正要将准备好的良策说出,突然又停住了。

    良策自然是有的,还准备了不止一道,就像古时谋士的上中下三策一般,都是良策。

    但,有的良策是做事的,有的良策,只是单单说给人听的。

    徐阶为了活命,先前自然是准备的后者。

    但如今……

    抬头瞥了一眼皇帝的背影,又想起方才殿内的交谈,以及自家弟子的劝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