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兔死狐悲,涉艰履危(3 / 8)

万历明君 鹤招 7113 字 3天前

p;  想要祭奠亲友,隔着阴阳对酌一番,再没有长江边上合适了。

    栗在庭斟了一杯酒,随意地抛洒在江中。

    旋即又给自己倒上了一杯,隔空遥举,一饮而尽。

    他已经在此处吹了半个时辰的江风,一壶酒见了底,脸上已经有些微醺。

    恰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道声音。

    “若是要祭张楚城,何不去仵房当面对酌,反倒独自跑到江边来?”

    栗在庭回过头,见冯时雨拎了一壶酒,高高举起,朝他示意。

    前者挥了挥手,示意锦衣卫放人过来。

    他伸手将冠取下,放在了身旁的地上,头也不回:“他们事情做得太狠了,临湘县内十余焦尸,根本辨识不得。”

    “与其靠衣着盲人摸象祭错了人,不如赠饮江海,寄托哀思。”

    言语之间,显然是已经去按察司的仵房见过张楚城了。

    只可惜,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认出。

    他那位同科同道,只下来地方一趟,不意竟落得这个下场。

    冯时雨走上前,取下冠,放在二人之间,与栗在庭的放在一块。

    而后缓缓开口道:“我比张厘卿后到湖广,本想着同科一场,等他回京之前途径武昌,要与他见上一面,听听他巡按湖广的心得。”

    “没想到……唉。”

    冯时雨、栗在庭、张楚城三人都是隆庆二年高中,乃是同科进士。

    甚至在会试之前,都在一个会馆备考,交情自然是有的。

    只不过后两人在高中之后,又同在高仪门下受课,情义要更为深厚。

    冯时雨斟了一杯酒,叹息道:“不过身份难辨的话,恐怕难以落叶归根了。”

    临湘县一案的尸体一直未处理,除了等着钦差来查案之外,也有这层原因在。

    总不能让家人估摸着认领吧?

    栗在庭摇了摇头:“临行前中枢便有预料,陛下特意嘱咐我,说是如果不便落叶归根,便将其带回京城,安葬在八宝山,享朝廷公祀。”

    冯时雨颔首,对此也不算太过意外。

    因公牺牲,追封、祭祀,朝廷向来不会吝啬。

    两人沉默一时。

    不约而同给自己倒上一杯,轻轻碰了碰。

    栗在庭再度开口道:“听闻你在湖广做得还不错,拨款修缮堤坝、组织人手抢救稻苗、为受灾百姓布粥施衣,一路上都有百姓在称赞你。”

    “看来施政地方比科道,更磨炼人。”

    湖广大案之后,布政使无心政事,却又恰逢大水。

    路上便听闻,便是这位同科,推着陈瑞做了点实事,好歹没真的酿成灾情。

    冯时雨闻言,并没有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