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滥觞所出,生栋覆屋(3 / 6)

万历明君 鹤招 5926 字 4天前

为武冈王为人太过狠毒,事关亲兄弟的性命,竟然连亲亲相隐都做不到。

    除了这事,还有此后划分田庄之事,彼时通城王朱英焀分的田庄比以往少,便觉得不公,与武冈王产生了龃龉。

    最致命的,还是武冈王朱显槐上书条议藩政。

    请求设立宗学,并且“督察考核郡王以下子弟,每三年督学使者考绩,五试不中课则罢黜,给予本禄三分之二。”

    这事被世宗和礼部同意后,武冈王几乎恶了泰半的宗室。

    罢黜?减俸?就你武冈王这样的不当人子,侵犯宗族起身利益,还想当话事人!?

    所以,如今楚王崩殂后,朝廷再度让武冈王代掌楚藩,宗族内的阻力可想而知。

    栗在庭默默听着冯时雨说明原委。

    听罢后,才叹了一口气:“所以,前年楚王崩殂,武冈王受命代掌府事,却根本就使唤不动楚藩上下?”

    冯时雨点了点头:“不仅各府郡王不服,甚至太妃、王妃,也不愿横生波折。”

    “最后各位郡王、太妃,都有意折中,便请了东安王出面,居中调和。”

    栗在庭闻言,看向冯时雨,皱眉道:“请了东安王出面?”

    他怎么不知道这些宗室还有谦让的时候?

    不应该是踊跃夺权,不甘人后吗?

    楚藩郡王可不在少数。

    冯时雨摇了摇头,看起来,似乎也不清楚内情。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据说是有恭王妃支持。”

    恭王妃就是如今楚王长子的嫡母,也就是下一任楚王的嫡母,分量自然不言而喻。

    栗在庭颔首,看来还是争权那一套,不过这路数,倒也在情理之中。

    他若有所得,缓缓道:“所以,如今这位东安王,是夺了武冈王的位置,才得以代掌楚藩。”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两位郡王,恐怕也斗了一段时间了。

    而那位武冈王世子的动机,乃至于所得的消息来源,也算说得过去。

    栗在庭想了想,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照化之看来,这东安王秉性如何?”

    问的秉性,实际上还是在问,临湘县一案,有几成可能是东安王做的。

    冯时雨露出思索之色。

    过了半晌才开口道:“东安王,为人颇为豪气,时常接济流民、援助百姓。”

    “楚藩事务也处理得一团和气,为宗室上下称道。”

    “甚至有司延缓楚藩禄银,他也从不为难布政司。”

    栗在庭默默记在心中,招揽流民、施恩百姓、团结宗室、另有财源……

    越说越像啊!

    至于说如今若是找到蛛丝马迹,是否就要将其逮拿……

    栗在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