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拨乱反正,黜昏启圣(4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538 字 11天前

p;他王世贞不愿意以私情结党,损害陛下的威严,这才故意推脱。

    反正不论如何,本意是好的。

    朱翊钧见他这模样,也是心中感慨。

    只能说,王世贞经历过替父平反之后,为人也圆滑了不少,至少说话的立场是拿稳了。

    这话,大概能信六成吧。

    历史上王世贞与张居正闹翻,就是因为其人书生见地,尊礼复古,认为张居正权势过盛,凌逼主上,才反目成仇。

    至于其中有没有维持严嵩以来,不畏强权的人设,掺杂政治作秀成分,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有这个态度就好说——不是政治白痴,才能安心让他去办事。

    而且,至少是把皇帝放在眼里了,没有太过恃才傲物。

    朱翊钧伸手将他扶起,板着脸道:“元辅乃是朕之肱骨腹心,王卿岂可听信谣言!?”

    话这么说,就是认可王世贞的这份说辞以及其人的圆滑了。

    王世贞再度认罪:“臣德行不足,竟然听信谣言,中伤元辅,万分惭愧。”

    朱翊钧继续斥责:“朕闻王卿矢志著史,岂不闻考据、务真二词?”

    “王卿这般轻佻轻信,朕如何放心让卿领衔兰台?”

    王世贞下意识就要配合皇帝表演,继续认错。

    话到嘴边,突然愣住。

    兰台!?

    皇帝说让他领衔兰台!?

    自汉代置档案典籍之所,设兰台令史,在其间修著史书后,千年以降,兰台便是史官职所的代称。

    原来皇帝叫他回京,是让他修史!

    难怪前日看到中书舍人在皇帝身旁记录起居注!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王世贞有些失措。

    心中对皇帝的认可,拉高了数档。

    圣君啊!

    王世贞一时之间,惊讶、激动、犹豫、兴奋,席卷心头,舌头打结。

    朱翊钧也不催促,悠然等着王世贞回话。

    王世贞这反应,自然也在他预料之中。

    这可是给王世贞量身打造的职位。

    这厮没有治理地方的本事,历史上万历三年,张居正让其巡抚郧阳,一年被弹劾数次。

    不是“以迂直,失权臣指,再被訾擿”,就是“动扰百姓,糜乱生产。”

    可见,这种肉喇叭,就得养在宫里,批评一下时政就得了。

    再说,王世贞对此必然也会十分满意。

    其人本就“志在兰台”。

    历史上王世贞起复,张居正给他提拔为湖广按察使,也就是正押送进京的杜思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