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囊漏贮中,善始善终(3 / 6)

万历明君 鹤招 5689 字 5天前

才张居正的话:“先生,朕稍后便下诏,将湖广一事定结,着海瑞即刻回京,如何?”

    下诏肯定是要下的,钦差也该回来了。

    他将首辅次辅叫来,不就商量完了好拟票么?

    至于诏书内容,就看三人达成什么共识了。

    两位阁臣听罢皇帝言语,高仪率先开口问道:“陛下果要将各藩宗产收归内廷?”

    降等袭爵这事,在邬景和临行前,皇帝就已经跟他二人商议过了。

    当家才知柴米贵。

    节流之事,从来不在于意愿,只是各有阻力罢了。

    宗藩降袭的阻力本就在皇帝,户部和内阁从来没意愿出钱养这么多宗室。

    皇帝既然有意,两人自然是万分赞同。

    彼时的共识就是,从湖广事入手,罚罪藩降袭,开解底层宗室的商禁。

    等放出风声后,再授意听话的宗藩一二家,自请降袭,另行赏赐,内外各有一罚一赏,裹挟其余宗藩。

    先坐实,再定制。

    温水煮青蛙使各藩不至于串联,也能保全皇帝圣德。

    不过,这事之外的收归宗产,小皇帝可没与二人透过风!

    涉及到真金白银,就跟老师玩心眼?

    朱翊钧见高仪神色微妙,颇有不满,他连忙让张宏给先生盛碗汤,压压暑气。

    面上则诚恳道:“此事,朕也就跟邬景和提了一句,将岳阳王府宗产抄没。”

    “哪知各藩竟然都有牵扯,朕也始料未及!”

    “不过先生,既然已经抄没收归了,总不能再朝令夕改了。”

    “至于宗产具体处置,却不止是内廷,朕欲让内廷、宗人府、户部统管。”

    没跟邬景和打招呼那是假的。

    当初海瑞等人临行前,确实只知道岳阳王府涉案了。

    但朱翊钧有所猜测,甚至说暗示朱希忠牵连各藩,就不足为道了。

    湖广这次,若是真要将各藩宗产全部抄没,定然也有近百万之巨。

    只以楚藩为例,历史上楚藩被王守仁讹诈,说楚藩侵夺了他祖上王弼的财产,有一千多万两。

    楚王陈情,说府上拢共就十八万两,哪有这么多,不信来查。

    二者差的太多了,万历皇帝二话不说,就派了钦差去查,回来说,嗯,只有十八万两,一分没多的。

    后来的事就好说了,几十年后的张献忠是个热心肠,起义后攻破武昌,无偿替楚府清点宗产。

    按记载说运走“金银百车”,具体多少就不知道。

    不过,纵使有夸大的成分,几府宗产加一块,总不会少于百万。

    这也是张居正高仪不悦的缘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