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抽丝剥茧,猪卑狗险(2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265 字 3天前

p;   而个种翘楚,本事顶天的,自然是犯皇帝。

    那能说的事就多了。

    世宗是个狠的,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直接给人打死,耳根子多少清净些。

    先帝就不一样了,性子软。

    所以,当初朝官为了吃穆宗皇帝一顿廷杖,骂得是极为难听,就差说一句你小子小心别死女人肚皮上。

    路径依赖,一时半会是改不了的。

    只要犯上之后能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与认可,那就永远有人不停地做这种事。

    万历朝自然也免不了有人来试水。

    今日跪在文华殿外的赵用贤、吴中行,就到了要为声望努力一把的时候了。

    正因为朱翊钧很清楚其中的弯绕。

    所以他并没有凭血脉之力驱使廷杖,反而很是贴心地给人添了件衣裳。

    不仅如此,当朱翊钧出现在文华殿外的时候,他比殿外的人,入戏更快。

    十余名庶吉士一字排开,赵用贤、吴中行领头在前,跪在文华殿阶下,俯首请奏。

    终于听到皇帝出面,纷纷蠢蠢欲动,有鼓噪起来的架势。

    朱翊钧拾级而下。

    “陛下。”

    “陛下。”

    有悲愤,有哽咽,有真挚,纷纷行礼。

    朱翊钧扫过一众庶吉士。

    忍不住感慨,众正盈朝,众正盈朝啊!

    赵用贤、吴中行这两人就不必说了,历史上可是拿自家坐师张居正刷声望的角色。

    以学生的身份,直斥张居正违背伦理纲常——不守孝是违背伦理纲常,学生骂老师,自然是权变。

    二人也被称为“批鳞敢谏之士”。

    他方才在经筵上,也未尝不是在给张居正打预防针。

    君父都不好用的,什么举主老师的身份,您老人家也别太看重,免得气坏了。

    后面的黄洪宪也是老熟人了,不过养望的手段也比前二人经典多了。

    去年彗星划过,这厮上了一本《慎交修以答天意疏》,让自己反思警悟,痛改前非。

    虽然不知道自己那时候才十一岁,有什么前非,但反正是被这厮刷了好大一笔声望。

    听说前阵子还把奏疏刊印出来,四处发行。

    除了这位,还有跪在黄洪宪旁边的李盛春,也是英雄好汉。

    如今虽然没什么苗头,但可惜没通过历史的考验。

    历史上万历想收商税,时任保定巡抚的李盛春上奏,请皇帝不要与民争利。

    后来被御史发现,这厮自己在设卡拦截,在地方上偷偷收商税。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