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铿锵有力,摧金断玉(3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745 字 3天前

;   万一第一胎就是儿子怎么办?

    天下焉有五十年之太子?

    政治生命并不是从死亡那一刻结束的,而是从接班人彻底成熟的那一刻。

    这也是古之帝王,多有父子相杀的缘故。

    他既然还年轻,当然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就为日后的正事大局种下隐患。

    想到这里,朱翊钧莫名其妙地拍了拍张宏,感慨道:“还是跑步好啊!”

    还是得跑步!多跑步,才能免于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就中了两宫母后的暗算!

    张宏进宫早,完全不明白小皇帝在说什么。

    没头没脑的话,他只好当作没听见,转而提及正事:“陛下,王阁老与礼部尚书马自强在承光殿外求见,已经等候多时了。”

    朱翊钧皱眉,怎么天天有人找。

    往日也就罢了,今日他还要去视察内廷兵仗局呢。

    都是提前半月说的事了。

    视阅嘛,总得提前说好,让人准备——视阅不是奔着搞人去的,而是用最小的投入,让事情回归正轨。

    要是一声不吭去了,那叫监察,奔着挽回损失去的,不可同日而语。

    朱翊钧开口问道:“是什么事?”

    要是无关紧要,那就顺延一下,情理之中。

    张大秘办事,从来不掉链子。

    他躬身道:“马尚书那边,说是涉及到兵事,今晨一早便去内阁找了王阁老商讨。”

    “但两位意见一时不能统一,又不愿上廷议公论,于是便联袂来寻陛下了。”

    朱翊钧闻言,眉头不由皱得更紧。

    两人同出一党,不想上廷议争论给外人看笑话,朱翊钧倒是理解。

    但你马自强一个礼部尚书,能涉什么兵事?

    宗室造反了?太学生游街了?还是冬至祭天出什么卦象了?

    朱翊钧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不过既然涉及兵事,显然也避不开了。

    他沉吟片刻,有了定计,转身向张宏吩咐道:“还要劳烦大伴再走一趟,就说,朕稍后要去兵仗局视阅,请他们到兵仗局奏对。”

    繁文缛节,不能耽搁办实事。

    张宏应了一声,小碎步朝承光殿快跑而去。

    等人走后,朱翊钧又换了身干燥的衣裳,这才对一旁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魏朝吩咐道:“走吧,先去兵仗局。”

    魏朝连忙在前引路。

    ……

    内廷俗称的二十四衙门,乃是十二监、四司、八局。

    这都是内廷全资管辖的地界,只有太监管辖,外廷不让插手,全设在皇城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