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毕雨箕风,度地分工(3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662 字 3天前

    尤其在这年前想听点好消息的时候,方才听王国光汇报完,准备要钱的几人,心照不宣对视了一眼,不知道作何想法。

    殿内一时寂然。

    朱翊钧自然明白这位王尚书有开会诉苦的成分在。

    但这话,却也真就切中了要害。

    现实条件制约着大明朝,根本没办法分税,中枢的税必须得经过地方来收取。

    但猪肉每过一道手,就要在手上留下一层油。

    官员帮助大户抗税,原因很多,譬如利益勾结,譬如单纯懒政,譬如为了留个好名声,又或者是惹不起地方大户。

    总而言之,反正就导致了中枢能收到的税,越来越少。

    这是结构性矛盾,不过王国光既然此事提出来了,总要尝试解决,哪怕是治标。

    开会的目的就在于此。

    朱翊钧思索了片刻,正要开口。

    这时候,左列第一的张居正抢先打破沉默,面朝皇帝,实则说给殿内所有人听:“陛下,既然如此,明年的考成便加一项此事吧。”

    “各直省按照每年所报的岁入岁用文册进行详细核算,限期解送户部,明确旧额、支用、盈余、现存实物和拖欠款项,并与户部的老账册进行核对。”

    “对于缺口较大的州、府、县,派遣对应的十三道御史、户部十三清吏司下到地方,进行巡查。”

    “确系天灾人祸者,视情况加以蠲免。”

    “故意拖欠者,逮拿治罪,重新派遣地方官征收赋税。”

    朱翊钧被截了话,倒是乐得先听听首辅先生的意见。

    张居正这话,虽是治标,但也是眼下正策。

    地方上鞭长莫及,但也不可能一直放任。

    总要查查账,翻翻地方州府的底裤。

    虽说不能根除,但就像除草一样,除一轮有一轮的效果。

    考成法就是干这事的。

    州府有州府的“法不责众”,中枢有中枢的“你不当官有的是人当”。

    三榜的进士不好找,国子监的监生还少的了吗?

    不能干就换人!

    这也算是度田的前戏——地方利益板结一块,连税都敢抗,若是不隔三差五敲打拿捏一二,难道等着度田的时候,堆在一起一股脑上强度?

    王国光等张居正说完后,立刻有了反应,迫不及待朗声道:“陛下,臣附议。”

    朱翊钧见这家伙这么激动,倒是有些理解其心情。

    这位在户部任上以后,可谓呕心沥血。

    又是精简户部流程,又是搞户部十三司合署办公。

    尤其催征拖欠钱粮和稽查边关屯田与税收这两件事,得罪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