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犀角烛怪,严阵以待(7 / 8)

万历明君 鹤招 7713 字 8天前

   不过没定时候,也没说有门槛。

    要是请柬这种搞团团伙伙的形式,他就要犹豫去不去了。

    那小厮见状,伸手将李坤拉到一边,将声音压到最低:“李老爷见谅,起初没定下来,如今才定下场次。”

    “不拘名额旁听的,那是在外场。”

    “如今发放请柬的,都是在内场,有坐席的,不过数十人,个个都是大人物咧。”

    “譬如徐阶徐公、李贽李公、钱德洪钱公、王畿王公、薛应旂薛公、孔家的几位……”

    “可见对李老爷您的重视!”

    李坤面露狐疑。

    不是,他自己是什么阿猫阿狗还是心里有数的。

    别说跟这些人物并列,他就是给这些人做个弟子人家都未必收啊!

    他皱眉问道:“你恐怕是请错人了,我区区无名之辈,受不得王公如此礼遇。”

    小厮连忙解释道:“您当得,您当得,年轻俊彦也请了不少,无锡府顾老爷、通州府李老爷、国子监余老爷,都去了咧。”

    说完这句,他再度压低声音:“而且,老爷说,务必将您请去,是上面有大老爷亲自请的您。”

    李坤愕然:“大老爷?有多大?”

    小厮略微比划了一下:“老爷说,三座殿阁那么大。”

    ……

    “三月初十?”

    钱德洪卧病在床,虚弱地捏着一张请柬问道。

    王畿抚着胡须,颔首道:“临近清明,阴雨绵绵,钦天监说初十约莫就停了。”

    他不咸不淡挖苦一句:“王世贞也是考虑师弟这种老骨头。”

    钱德洪冷笑一声:“师弟说笑了,为兄的骨头虽然老,但好在够硬,说不得还要替师弟送终。”

    嘴硬一句,又忍不住咳嗽起来。

    王畿上前替钱德洪抚背,放软了话语:“那师弟可得多活好些年才够了。”

    说罢,他将请柬扔到钱德洪床上:“也不知道王世贞那小儿哪来的底气,敢参进辩经的事情里,真以为他那文坛盟主,靠的是经学造诣夺来的?”

    “要不是徐阶来请,我还真不想卖他面子。”

    钱德洪拿起请柬,一边打开浏览,一般揣测:“恐怕是眼馋李贽如今的声势了。”

    “不过徐阶亲自来请,未免有些奇怪。”

    李、薛二人辩经,互有胜负,声势却同样地如日中天。

    用徐阶的话来总结就是:

    李贽身兼心、理、佛、老,而后独辟蹊径,走出一条康庄大道,可谓称贤为师,开宗立派。

    唯独缺乏打磨,错漏百出,故老夫子敬而远之。

    薛应旂阳明真传,理学正宗,学贯两道源流正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