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迁莺出谷,重整旗鼓(2 / 7)

万历明君 鹤招 6094 字 2天前

钧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抬头看向张居正。

    他瞥了一眼首辅先生迅速稀疏的头发,沉吟道:“朕是打算下旨,令殿阁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御史,钦天监进修,结业后领一份差遣,并定为永例。”

    “毕竟,让申时行他们像元辅这样,正儿八经去参考也不现实。”

    倒不是说申时行不够聪慧,而是内阁辅臣参考,本身就显得轻佻。

    现在靠着海瑞监考,用其声望背书,士林官场也不好说什么。

    但之后肯定不能再如法炮制了,不妨形成定制。

    就当是给内阁与二品衙门一个特权了。

    张居正无意识地摸了摸头顶,开口道:“现在办这事倒是不会有什么阻力了。”

    朱翊钧摇了摇头没说话。

    也是他威望比不得太祖高皇帝,没资格轻飘飘一句话便单独开辟祖制,否则,又怎会像如今这般,只能利用这位的祖制。

    不过……想必不会太远了。

    他批完最后一份奏疏,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走吧,朕送先生到午门。”

    张居正见状,也跟着起身:“臣自去便可,不敢劳动陛下。”

    朱翊钧笑了笑:“先生也客气起来了,当初的几位阁臣,朕能送到午门的也不多了,昨日还是搀着马公走的,他不也坦然受之?”

    说罢,转身便走了出去。

    张居正无奈地跟上,分辩道:“臣与马公情形不同,臣此去,三月便回来了。”

    受制是三个月,但额外又给了赶路的假期,所以是三月回返。

    朱翊钧推开暖阁的房门,一阵冷风吹来,一老一少齐齐缩了缩脖子。

    门外的内臣连忙上前,给皇帝披上大氅,又递了一件在首辅手中。

    朱翊钧搓了搓脸:“元辅去看过高先生与吕公了么?”

    他没问马自强,因为后者去看过张居正了。

    张居正自力更生披上大氅:“臣早上去过了,子象还是老样子,神志清醒,就是下不了地,倒是和卿的痰疾略有好转。”

    朱翊钧闻言,叹了一口气,似自言自语一般:“等朕这几日忙完,便去看看他们。”

    两人说着话的功夫,一前一后,从文华殿屋檐下走了出去。

    张居正跟在皇帝右侧,落后半步,见内臣跟的远远地,才继续方才的话题:“陛下当增补阁臣了。”

    先前有意放任也就罢了,现在再不补阁臣,申时行一个干活得忙出病来。

    说到这里,朱翊钧不免有些可惜:“本意是想让余有丁办完山东盐政后入阁差遣,可惜,如今被束在山东巡抚之位上了。”

    说罢,他转头看向张居正,意味难明:“先生,你说,王希烈是正寝么?”

    他不记得王希烈历史什么时候去世的。

    但其人年近五十岁,上任不过两月余,就心衰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