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众鸟高飞,孤云独去(4 / 9)

万历明君 鹤招 8293 字 4天前

    “定期巡田,及受理举报。”

    举报?

    沈鲤愕然。

    最先反应过来的却是都御史温纯。

    温纯执掌都察院数年,只一听立刻明白皇帝的未竟之意。

    他皱了皱眉头,劝谏道:“陛下,揭露阴私,恐有唆使百姓,挑拨官吏之嫌,实非堂皇正道。”

    举报这种事,向来有以下克上的忌讳。

    都察院就从来不会受理百姓、同僚的举报,唯一的堂皇路径就是上奏皇帝,下疏彻查。

    否则,部院权势之大,几乎无有掣肘,早晚沦为政争的工具。

    更何况,这种事必然不乏诬陷之举,哪怕部院能够守身持正、不偏不倚,也不过消耗人力物力而已,平白坏了朝廷风气。

    汪宗伊也很快反应过来,出声附和:“陛下,这般行事略显操切,必致风声鹤唳,臣以为,不妨从长计议。”

    朱翊钧感受到群臣抵触的情绪,却是陷入沉默。

    张嘴欲言,却又咽了回去。

    最后,他竟然难得没有解释,只语气生硬:“朕意已决,且先试试。”

    皇帝陡然露出刚愎的一面,群臣神情不由一滞,旋即有些惊疑不定。

    朱翊钧见此情形,心中叹了一口气,不是他不想解释,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风声鹤唳?

    他当然知道,但要的就是风声鹤唳!

    公示田亩的高压职场环境,显然持续不了多久,早晚会人亡政息。

    但有些事又不得不做,哪怕只是一阵风刮过。

    并非是为了所谓反腐——公示田亩的效用不会太大。

    说句难听的话,贪腐根植于人性,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也不为过,贪腐仿佛有求生本能一般,无论多么艰苦的情况下,总会挣扎求生,自己寻找出路。

    考成法之后,贪腐之风也不过刹了两三分,想根治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今这事也一样,地产要公示,这些人就会去收敛金银、铸造铜币、置办商铺、乃至暗中扶持商行。

    东边不亮西边亮,有的是法子置办产业。

    但,好巧不巧,这就是朱翊钧想要达到的目的!

    天下财富窝藏在谁的手中,几乎不言自明——别看现在每年抄家动辄百万银两,数目夸张,但跟李自成打破京城后,“所掠输共七千万,侯门十之三,百官十之二”比起来,实在九牛一毛。

    导引经济如通治水。

    必须要将这些虫豸的财富,从地产当中挤出来!

    田亩公示,刹的不是贪腐之风,刹的是求田问舍之风!

    千年以降,攫取利益的方式一直局限于兼并地产,太慢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