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巧夺天工,开化万物(3 / 6)

万历明君 鹤招 5629 字 3天前

 徐阶附和着笑了笑,皇帝当政多年,敏锐洞察已经锻炼出来了。

    他笑着笑着,浑浊的眼中,皇帝身影逐渐模糊。

    一身道袍,超然潇洒,心如明镜,锱铢必较。

    似是故人归啊。

    “……也就罢了,你擅自跟军器局讨要火药等禁物,还炸伤了朕的表兄,又该当何罪?”

    徐阶恍惚回过神来。

    一行人已然来到李诚铭的值房,皇帝正围在一堆铁疙瘩面前戳来戳去,口中叽叽歪歪个不停。

    李诚铭还没下课,徐阶也乐得陪小皇帝聊闲:“老臣现在只有俸禄可领了,还请陛下开恩,莫要再罚,莫要再罚了。”

    朱翊钧笑了笑,不信归不信,但这些朝廷大员情商确实没得说,说话一套一套的。

    真恨不得定个祖宗成法,以后内阁辅臣致仕后,全都留在京城给皇帝逗闷子。

    “这就是李诚铭鼓捣的‘火车’原型机?”朱翊钧指着铁疙瘩好奇问道。

    此火车非彼火车。

    说是李诚铭借用水车的思路,更换动力,先后失败“风车”、“磁车”等项目,又以火药为动力,研发的“火车”。

    说到底就是换着法子驱动,只为了转圈圈。

    徐阶对原理一窍不通,便简略说起事情因由:“陛下当初视察草场,牵扯出马匹贪污案,入主京营后,又绝了调遣兵卒做工的路数。”

    “无论牛马涨价,还是用工匮乏,都严重影响到李校尉家里的磨坊生意。”

    “此前又不知道得了什么灵感,便想借用水车的机构,用在磨坊上。”

    “反正都是周而反复的动作,水流可以驱动,别的力自然也可以,于是就开始琢磨这些东西……”

    朱翊钧没有抬头,一面听着徐阶解释因由,一面换着角度打量李诚铭的小火车。

    不得不说,对李诚铭这样的大多数凡人来说,利益才是第一驱动力。

    国舅家垄断京边三成磨坊生意他多少也听过。

    不过为了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开始琢磨优化工艺,属实有点过于真实了。

    朱翊钧正在腹诽,就听到身后一阵动静。

    “臣锦衣卫带俸指挥佥事李诚铭,拜见陛下!”

    转头只见李诚铭火急火燎赶来,在门外下拜行礼。

    看这满头大汗的焦急程度,多半是下课后一路跑过来的——颇有一种听见亲戚小孩来了家里,正在摆弄自己贵重物件的紧张感。

    朱翊钧招了招手:“表兄来得正好,快过来,给朕介绍一下你这机关,怎么就用上火药了?”

    “若是说不清楚,朕以后为表兄身体故,免不得要禁止学院领用火药这等禁物了。”

    说着,指了指跟前的火车。

    好歹是皇亲国戚,李诚铭自然也不会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