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雪霁风温,霜消日暖(5 / 10)

万历明君 鹤招 9371 字 6天前

    如今不将四海八荒尽数削平,哪里敢称中兴?

    正想到这里,号笛之声再响,黄旗翻飞。

    透过帷幄,只见车马步兵各阵,应声而动,如百川归海,潮水一般退回各营。

    “臣兵部尚书正茂,奏请陛下阅射!”

    大阅礼除演阵外,御射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殷正茂上前跪奏,张宏等一干内臣双手托着甲胄,从侧面躬身进了帷幄。

    帷幄内一阵窸窸窣窣。

    文职各堂上官、六科、十三道掌印官,并礼科、兵科、礼部仪制司、兵部、四司官,及纠仪监射御史、鸿胪寺供事官武职,并锦衣卫堂上及南镇抚司掌印佥书官,一干人一身大红便服,在将台下排作两班,面上鲜有表情。

    片刻后,武帐中窸窣之声渐止。

    司礼监太监张宏、李进,一左一右掀开帷幄。

    皇帝德音随即响起。

    “把总以下,及家丁军士,于东西厅分投比箭试铳。”

    “总协戎政官戚继光以下,副参游佐、坐营号头、中军千总等官,校场马上阅射。”

    “公、侯、驸马、伯、锦衣卫等官,台下较射!”

    “马上人各三箭,步下人各六箭,中的者,鸣鼓以报,通传阅武门!”

    藩属外臣循声看去,目光炯炯盯着武帐。

    一道身影显现,只见上邦天子躬擐甲胄,负弓带剑,自帷幄中从容踏步而出。

    好卖相!

    三娘子见之,心中不由暗赞一声。

    中原人的风姿总是各有千秋,方才为她引路的蔡可贤,可谓仙姿倜傥,白皙若神人;年过六旬的王崇古则是稳重醇厚,风度不凡;眼前的皇帝位份至尊,一身甲胄灿然英俊,盛气凌人,更是别有风味。

    一干外臣正暗自打量着皇帝,恰好皇帝偏过头,朝这边看来:“来人!为朕的陪臣们各赐一箭,共襄盛举!”

    话音刚落,三娘子立刻心头一跳,瓦剌蛮子更是当场失态,踉跄后退。

    直到太监们各捧一支箭簇走到近前,一干藩属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字面意思的“各赐一箭”。

    方才还瞪大眼睛的朝鲜使臣,此时也难得尴尬。

    他口中推辞连连:“陛……陛下,臣是文臣,不善御射。”

    李增是朝鲜的礼曹参判,相当于明朝的六部尚书,乃是二品文官。

    朱翊钧轻笑一声:“李参判若是得中一箭,朕在山东莱州,开一座海港与你们互市,如何?”

    李增愕然抬头,懵然所措。

    朱翊钧嘴上问着如何,实际压根不待李增回应,自顾自说完,便迈步离开。

    一干朝廷大员、侍班官,蜂拥其后。

    李增仍旧没有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