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戛纳,是他的主场(下)(2 / 5)

 瓦莱丽起初,摸不透这个操着一口流利英语,整个人既带西方的绅士风度,又隐着东方儒雅风格内敛的华夏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来路。

    似乎是来自华夏有着丰厚资金,磨刀霍霍过来买他们版权的“片商”,他刚开始就是这么介绍自己的,他似乎又是一个制片人,《七日杀》这部戛纳历史上第一部入围的“恐怖片”,似乎是他手里的作品。

    第一眼的时候,瓦莱丽是警惕地缩了缩身子,接着礼貌性地站了起来,跟着张胜握了握手。

    他说,他很喜欢她的作品……

    然后,聊起了电影中的“平民”艺术。

    她第一反应是,这个华夏人应该是看过她的电影的。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她确信,她不但看过她的电影,而且确确实实无比欣赏她的电影……

    随后,她发现跟这个华夏人聊天的时候,整个人会非常的舒服,像是一阵春风,从很远的地方吹了过来,吹着脸颊,让人沉浸在温柔的声线中。

    你很容易就将心里头的某些警惕感放下……

    然后,不知不觉中,她的话匣子便开始多了起来。

    擅长于倾听的人,自然是容易让人有好感的。

    但很快,瓦莱丽就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的导演、制片人、似乎越来越多了……

    起初是一些跟瓦莱丽一样的新人导演……

    眼前这个华夏导演,很容易就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以及他们的导演……

    聊天过程中,瓦莱丽发现他不但是“片商”、“制片人”、似乎又是去年,巴西一家名为【南加州国际电影金像奖】的主办方……

    这个奖项有些陌生。

    但仔细一琢磨,似乎,瓦莱丽又在国际上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总之,瓦莱丽越听越激动……

    然后,不知道是从众效应还是怎么回事,围在这个华夏青年身边的导演们又多了起来……

    ………………………………

    郑少帅坐回到了椅子上。

    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张胜,心中依旧有着那么一丝不舒服的感觉。

    但……

    他并不会因为一个“小人物”而影响心情,只觉得张胜像个哗众取宠的“小丑”。

    张胜在拼命地融入这个群体,融入西方,让他看起来更有存在感,但围在他身边的那些导演,却大多都是一些刚来戛纳的“小导演”。

    郑少帅自觉自己并没有看不起小导演的意思,但,认识那些连电影版权都卖不出去,都是过来打酱油陪跑的小导演,又有什么意义呢?

    第一次走进戛纳的时候,郑少帅也曾经如张胜这么热情过,想着这些导演万一获奖,然后一飞冲天,那未来自己在欧美的人脉,就能又积累一些了。

    但后来,渐渐意识到【戛纳国际电影节】里,很少有小成本的电影突然“逆袭”,他这种心思就淡了。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