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后宫空虚(2 / 2)

满城婳 小山楼 1452 字 3天前

紧不慢,仿佛在细细品味这件传国之宝。

玉玺在他的手中轻轻转动,出微微的光泽,但这轻微的动作却无法掩盖他心中的烦躁。

拓跋琛的内心对这些大臣的建议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清楚,这些言辞看似关乎国家社稷的未来,但其中更多的是各大臣的私心。

拓跋琛对这些人心中的小算盘心知肚明,还有沈婳,这都使得他内心更加不悦。

拓跋琛微微抬眼,目光扫过大殿中的群臣。

他的视线如同利剑一般锐利,仿佛一瞬间就能穿透每个人的心思。

他的眼神中带着冷漠与深沉,仿佛能够看穿众人的内心与动机。

他轻轻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片沉默。

“赵爱卿所言,朕心里记得。”

拓跋琛的声音温和却不容置疑,语气中带着一种权威的平静。

“选秀一事,关乎国本,朕会慎重考虑。”

他的声音简短而稳重,话语中没有任何明确的答应,也没有直接的反驳。

这种含糊的回答让人既无法清晰地判断皇帝的态度,也不能进一步施压。

他深知在这座朝堂之上,任何关于后宫的决定都可能引巨大的权力动荡。

因此,他必须确保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而不是被大臣们左右。

赵大人见拓跋琛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心中微微一紧。

他意识到皇帝对方才的进言已有所不满,但他不敢再多言。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收住了话头,殿中的气氛瞬间再次变得沉默而压抑,仿佛每个人都在权衡着是否还应该继续言。

拓跋琛看着赵大人,脸上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他缓缓将玉玺放回桌案上,目光却依旧锐利。

接着,他开口道:“赵卿家,朕记得你家中有一子刚成亲,朕尚未赐过什么厚礼,如妃之前与朕说过。

不如择日让你的儿媳入宫拜见如妃,让如妃见见,。”

这一句话犹如一阵清风,打破了方才的沉重气氛,却隐含了许多深意。

赵大人听闻此言,微微一愣,脸色随即一沉。

皇帝的话语看似恩宠,但实际上却是对他方才进言的不满与警告。

这“赐礼”

一事,看似是恩宠,实则更像是一种隐晦的警告。

赵大人心中意识到自己被暗示了什么,他连忙俯身,神情恭敬地道:“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愿为陛下分忧解难。”

拓跋琛看着赵大人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嘴上却保持着平静。

他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今日的议事到此为止:“今日议事至此,各位退朝吧。”

众臣纷纷领命,齐声恭敬地行礼后,缓步退出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