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港奥首富诞生2更(1 / 2)

第733章:港奥富,诞生!

(2更)

对霍文耀来说,这个时代遍地都是黄金。

当然,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

区别在于,只要给霍文耀足够的启动资金,他便能攫取最多的黄金,其他人连哪些黄金是真的,哪些黄金是陷阱都分不清。

古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今之霍文耀亦然。

钱,永远都不够,也永远都不嫌多!

当霍文耀始终觉得自己钱还不够的时候,港岛某个经济类报刊却搞出了一个轰动港奥的大事件。

这家报刊,名为《工商日报》。

此报隶属于英资,1938年4月成立,乃是港岛历史最悠久的经济类报刊,以报道各种经济新闻为主。

早年为迎合市场,连马经、狗经都报道。

待港岛经济突飞猛进,踏上狂飙之途,股市大热以后,又以报道证券、股票新闻为主,为股民提供各种证券、股票信息。

《工商日报》销量很不错,每日能卖出二十多万份儿,在经济类报纸中独树一帜。

虽然很多新闻都是马后炮397,但还是很被股民看重。

这么多年来,《工商日报》也培养出了一批死忠粉。

那《工商日报》搞出来的轰动港奥的大事件是什么?

也没什么。

这家报社耗费足足半年之久,对港奥地区排名前百的富豪资产,进行了一番详细调查,最终弄出一份类似于后世福布斯排行榜的富豪榜单。

这份榜单,名叫:港奥富豪百强榜!

事实上,即便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极其达,各种富豪榜单都不是那么精准。

更不要说现在了。

这个时代,信息滞后不说,港奥所有富豪大亨产业都分两种,一种是上市公司,另外一种则是非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还好说,通过股价、半年报、年报这些资料,大致可以估算得出。

但非上市公司,完全行不通。

更别说,除这些资产外,还有许多人拥有不为人知的灰色产业。

再加上国人财不露白的习惯,就算是正规产业,也鲜少有人愿意暴露在公众面前。

因此,这份‘港奥富豪百强榜’,无论是真实度,亦或是准确性,都极其拉胯。

他们自己也知道,最终给出的,也只是大致范围。

《工商日报》也是会玩儿的,操作很骚,这份百强富豪排行榜并非一次性放出,而是挤牙膏似的分成五日,就像是连载小说。

第一日,足足公布了50人,排名第51至第100的。

第二日,又公布30人。

第三日、第四日,分别是8人、7人。

到此已经公布95人,只有排名前五的顶级富豪没有公布,全都集中在第五日,对这五名富豪家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这五人,可以说是重点中的重点。

那么《工商日报》弄出这份榜单后,最终结果如何?

别的不提,只讲销量。

第一日、第二日与往日没有多大区别,卖了25万份。

但是随着口碑爆炸,《工商日报》的销量也迎来爆炸,第三日便突破30万,足足卖了34万,创造这份报纸最高单日销量纪录。

后面两天,一天比一天夸张,到第五日居然卖出去58万份!

单单只从《工商日报》销量上的变化,就能看到港奥民众对这种事有多关心。

而他们最最关心的,无疑是港奥富。

不出意外,就是——

霍文耀!

近十年来,港奥公认的富是包船王,到今年,整个包氏家族拥有资产约有600亿。

已经很能打。

但是,还不够格同霍文耀打。

《工商日报》对霍文耀所有资产进行过详细的梳理,最后总结道:

“霍先生的资产绝大部分占比,来自于金融投资,更准确的讲,就是抓住一个千载难逢的大机遇,高杠杆做多日币。”

“截止今日,日币升值62,霍先生的收益将达到恐怖的706亿!”

“除做多日币外,霍先生还大笔投资中华电气、九龙巴士、奥门自来水、港水等众多公共服务产业,持有这些公司不少股份。”

“再者,霍先生还有地产、黄金、博彩、珠宝、制衣、影视、报刊杂志、高科技公司等诸多实体投资,估值至少300亿。”

“也就是说,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