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塌地。
“都记下了?”
刘公公知道规矩,“等下朝,奴婢就按照名单挨个收钱。”
孟宏远心中得意,还得是他有先见之明,就算陛下也允其他大臣优先拿货权,可他才是朝中第一人。
到时候还不是都得排他后面,至于还剩多少货,他们又能拿多少,就跟他没有关系。
夜如昼也心里高兴,伸手问别人要,跟他们主动给,意义可完全不同,一个是欠人情,一个是卖人情。
“既如此,码头和工厂复工,钱不够就问户部要。”
工部尚书和韩尚书连忙出列,“臣,领旨。”
夜如昼灵光一闪,国家发展,光靠她一个国库也是杯水车薪,不如还像刚才那样“众筹”。
“朕突然有个想法。”
楚仲文心中已经敲响警钟,陛下的想法一次比一次令人结舌,这次不知又要如何语出惊人。
正人声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众人一致两眼放光的盯着夜如昼,不知这次又是什么赚大钱的法子。
夜如昼脑子里已经迅速制订好了大致思路,反正不用自己出钱,还得多谢隋炀帝前车之鉴。
“朕之前推行的摊丁入亩已经落实到位,只是南北方气候差异交大,北方常年干旱少雨,粮食收成不好,所以朕决定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众大臣一时面面相觑,这项工程听起来可不比修建驰道省力。
楚仲文第一个出列反对,“陛下,驰道还未建成,目前不宜再劳师动众,若是向民间征调劳力,臣怕百姓怨声载道。”
夜如昼已经颁布了轻徭薄赋的政策,修建驰道多是以工代赈,若是再修运河,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空闲的人手。
“不用怕,朕不是征调劳力,而是招工,朕给他们发工资。”
韩尚书紧跟着出列,“陛下,目前国库不足以支撑南水北调这项工程,望陛下三思。”
孟宏远这次没有出声,其他大臣也老神在在事不关己的站着,南水北调跟他们又没有利益牵扯,他们可不会上杆子花这冤枉钱。
夜如昼也不急,又慢悠悠的说,“朕决定由北向南修建一条大运河,开通陆内漕运。”
什么?!漕运!!!
孟宏远都等不及夜如昼细说,就又已经率先说道,“臣愿意为陛下、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众大臣都暗自骂他不要脸,可也一个个争先恐后的附和,“臣等也愿为陛下和百姓,殚精竭虑,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