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就已成了“事实”
。
“那么,这里就是传说中的九幽吗?”
自嘲的口吻说出自己也不信的话,儒者失笑着摇摇头准备换个躺姿。
“这里是云浮山。”
忽生一语,让儒者一惊,一惊之后则是满脸复杂。
“紫姑娘……”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
随着紫苑的出现,东流也明白了前因后果。
只是还有一事不明,那就是性格别扭的姑娘,为何要救下自己。
按理来说,生这种事,紫苑才是真正想杀自己的人。
况且一路上这个姑娘对自己就颇有成见,在次交涉之后,便开始对自己有了异心。
杀心。
那是一种只要抓住他犯了错,就会不死不休之念。
所以东流想不明白,为何这样道心通明的姑娘会违背自己的“道”
。
姑娘没有回话,只是走到儒者身边,俯身坐下。
儒者扭动身子给姑娘让出一点空间。
入鼻处幽香缭绕,入目处玲珑有致。
不过儒者自然不会太多在意,因为现在的他只关心她为什么救他。
“呐,儒者。”
短暂的沉默过后,空灵之声勾起谈话之欲。
“你这么聪明,能不能解一解我的结。”
不待儒者回应,姑娘便自顾自的说到:“从第一次与你交涉开始,已过了半年。
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善人,但你所做之事也不算大恶。
所以我可以继续与你为伍,直到后来生姑苏那件事。”
“幸好当初有人破局而来,让你的计画中途失效,这也让我有了‘更正你做法’这一心愿。”
“而这一心愿的来由,便是那天在江水旁,你笑着看我舞剑并包容我的怒意。
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已经把你当作了朋友,所以不能坐视你在邪道上越走越远。”
“不过,你知道吗……”
“……当我在九原看着你动阵法的时候,你知道我是什么心情吗。”
并不是问句,也不是疑惑,所以东流认真听着,没有插话。
“那时候我在想,要是当初没选择与你合作该多好,不认识你又该多好。”
“随后我又看见那一具具死相凄惨的尸以及其上抹不去的怨念时,我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杀了你……”
“……杀了你……”
“……不,杀你都不足以偿命。
碎尸万段,挫骨扬灰,任何我能想到的杀人之法我都想在你身上试验一遍,让你也体会他们死前的感受。”
冷语带寒,寒意透体而。
听闻紫苑的话语,绕是东流如何淡然也不由怵。
“但,当看你以一人之力引血煞入体时,我忽然现也许你并没有做错。”
东流很清楚的感知到,从这一刻开始,姑娘语气已从杀意凛凛变得彷徨失措。
“若是放任居继续行祸,造成的杀戮定然远盛于被你所杀之人。
所以用最小的代价完成诛邪之事,应该是一件‘正确’的事……”
“……可我,明明知晓这个道理,但总觉得胸中有一口闷气。”
“‘为什么死的是他们’、‘为什么动手的是你’……这类问题始终萦绕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复杂的话语显露出主人内心的思绪。
而听到此处,东流也明白了困扰着紫苑的问题所在。
那就是姑娘一直信奉的“正确”
,与已有的“正确”
的事相冲突。
她的准则告诉她不能杀人,但已有的事实告诉她这样做能救更多的人。
所以事情的根本还是回到了原点,那就是――为了杀一个恶贯满盈的人,而杀另一批无辜的人,这到底值不值。
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答案。
正道之人为的是大义,为的是天下苍生,所以他们可以为他们不可为,可以行他们不忍行。
所以他们纵使身染罪业,也在所不辞。
按理说,他们应该赞同这个观点。
不过,他们的道义告诉他们,为了杀一些人而杀人……不对。
所以自诩为正道的那群家伙可以为了救人而杀人,但绝不会为了杀人而杀人。
尽管有时候,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可能存于一体。
但他们,就是做不到这一点。
就算是逼不得已之时,他们也认为需要另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