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1 / 2)

    除了这些人之外,张胜昔也找了一个角度认真听课做笔记。

    李默则是抽空和他坐在一起,两人听得很认真。

    郑瑶的目光时常从两人身上扫过,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始终噙着笑容。

    可以说两位老师的上课,给所有人带来了一股新风。

    每天的课程都安排得很满,上午是松老师,下午就是郑瑶老师。

    一直到周五,基本上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从县域经济然后逐渐学到了常溪县这一次方案,而这个方案直接被松磊和郑瑶拿出来,作为讨论内容来论证。

    而到了周五下午,常溪县的特别常委会召开了。

    开会的是常溪县的常委班子,但是列席的是扩大到四大班子,以及省领导和市领导。

    当葛天珠看到这个阵容的时候,都不由无语地想要发笑。

    这真是形式主义到家了,这个常委会还能怎么开?现在已经不是这个方案通过那么简单了,方案通过已经势在必行了。

    真正让所有人头疼的是,方案要怎么通过。

    他们每个人都要发表意见,毕竟省长就在这里盯着。

    你要是搞一句,我赞成或者我附议,那你就是自曝其短了。

    就连孙关青这几天笔记做了很多,甚至参加常委会,带了一个稿子来了。

    他整篇稿子,核心意思就是通过这个方案,但是他必须要说出通过这个方案的充分理由。

    孙关青这方面水平差了点,还有一些像是郑颖怡,她还是提出了方案存在的风险点,并且就风险点如何防范给出了自己的办法。

    郑颖怡的回答,明显得到了好评。

    就连王明月都点了点头,点评了几句。

    葛天珠不免摇了摇头,她也算是开了眼了。

    这样的常委会,也算是头一回了。

    不过虽然心里不忿,她也拿出了稿子。稿子上的字,都是她手写的,一笔一画如同印上去的一样。

    可想而知,花费了多大的心思。

    看到常溪县班子达到这个水平,王明月和方启明看在眼里。

    目光不由自主放在了李默的身上,这家伙来常溪县才多久的时间。

    一下子改变了常溪县多年的格局,至少从现在来看,别管他用了什么办法,真正将这些人团结到了一起。

    这些人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力。至少现在看来,没有了内耗。

    当一个团队结束了内耗之后,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凝聚,绝对是一股非常可观能量。

    不过两人都是了解基层情况的领导,知道李默也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想要将这个方案彻底贯彻好,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但是看这家伙的样子,应该是有所考虑了。

    两人都萌发了一个念头,这年轻人实在太稳了。有大将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