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东指尖轻轻敲击沙发扶手。
这一招很高,等于将李默的“发配”变成了“钦差”,权力反而扩大了。
赵启东沉吟道:“想法很好,但跨部门协调……难度不小。我可以原则上同意,以厅办名义给你出协调函,但具体能否请动人,要看你的本事了。”
赵启东既给了面子,又埋下了“办不成是你能力不足”的伏笔。
“感谢厅长支持。”
李默不动声色,抛出第二个条件,“第二,是关于调研深度。走马观花看不出真问题,我请求此次调研时间不设硬性上限,以摸清摸透为准。同时,调研报告我将直报厅党组,并建议抄送省委政研室,为我们省未来的乡村振兴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赵启东眼角微微一跳。
不设时限,等于让李默暂时脱离了厅里的日常管控。
直报党组且抄送省委政研室,更是将这次调研的层级和影响力拔高了,他若再想从中作梗,难度极大。
赵启东深吸一口气:“时间可以弹性安排,但每阶段要有小结。报告程序……就按你说的办,体现我们对基层声音的重视。”
赵启东意识到李默不好对付,他被迫点头,心里却堵了一下。
“最后一点……”
李默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是关于经费和人员。深入基层,交通、住宿、资料收集,开销不小。我希望厅里能批一笔专项调研经费,独立核算。另外,综合处的几名骨干对基层情况也比较熟悉,我希望带他们一起去,组建一个精干的临时项目组。”
这才是李默的真正目的——要钱、要人、要独立王国。
经费独立,意味着行动自由。带走心腹,不仅保证了团队的执行力,更避免了他在一线奋战时,后院被人插刀。
更何况,李默之前开会,还说让综合处这些笔杆子出去走走。
现在有这个机会,李默自然不会放过。
李默是有打算好好培养这几个人,作为以后自己在农业农村厅的左膀右臂。
不过想要培养他们,也要师出有名。
赵启东是想要把自己发配,可是自己要一个足够可以名正言顺的名头。
赵启东沉默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对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提出的每一个条件都冠冕堂皇,紧扣工作,让他找不到任何拒绝的理由。
如果他拒绝,传出去就是他赵厅长不支持一线调研工作。
都说这小子难对付,果然如此。
就连周省长都没有将他按住,可见这家伙的难搞。
李默提出的要求都不过分,而且给自己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小。
如果一味地计较,那反而进入了一些鸡毛蒜皮的计较。
这恰恰证明,李默对于能争取和不能争取的把握,控制得非常精准。
赵启东忽然笑了,带着一种重新审视的意味:“李默啊李默,你这是有备而来啊。好!厅里就做你的坚强后盾!经费我让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