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支援青州(2 / 3)

是后世有名的清河崔氏的前身,对世家内部争斗的门道一清二楚。

其次崔琰这个人剑术很好,关键时刻能帮助王弋抵挡刺杀。

最关键的是崔琰刚正不阿,是非对错分的很清楚,敢于冒死劝谏。

选中崔琰是郑玄最后的一点儿私心,师兄卢植惨死,这算是他为卢植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而且选中崔琰还是郑玄和孔融讨论过的结果,举荐的人要能文能武、人品过硬、敢于劝谏以及家世显赫,虞翻也不是孔融随意想到的人选。

看完崔琰交给自己的信之后王弋一时无言,不愧是弟子数千的大教育家吗?这份洞察世事的本领真的无人能及。

崔琰也给王弋举荐了人才,他举荐了常林。

常林举荐了一位王弋很需要的人才——梁习,农政的大佬。

只是让王弋没想到这位大佬居然很快就派上用场了,有人告诉他外面有个叫曹仁的带着曹操的信前来求援。

王弋不认识曹仁,却认识他的弟弟曹纯。

王弋亲自迎了出来,看到当年那个被甄道揍得满头包的少年如今居然有了些气度,于是笑着问:“怎么?这回练好武艺来找场子了?”

曹纯有些尴尬,行了一礼说道:“王幽州莫要嘲笑我了,当年年轻气盛……这是我长兄,姓曹名仁字子孝,我们是来求援的。”

“还当年年轻气盛,现在你是有多大?死板的跟个老头子一样。”

王弋揽住曹纯的肩膀对曹仁说道:“子孝,里边请。”

曹仁赶忙行了一礼示意王弋先请,同时心中也松了口气。

他有些担心王弋少年得志并不好相与,现在看来和自己弟弟的关系好像不错。

王弋其实挺喜欢曹纯的,当年的刺杀事件帮他拼过命之后曹纯特意找了个机会跟王弋道歉,曹纯觉得那件事是自己兄长曹操的不对,是曹操将王弋引到局中去的。

“坐,坐。”

王弋坐在主位,示意两人不要拘谨,开门见山的说道:“废话也不多说了,曹孟德能求到我头上估计情况不怎么好吧?”

“确实如此。”

曹仁将青州的情况说了一遍,随后说道:“望王幽州看在当年的情分上助孟德一臂之力,他日但有差遣,在下万死不辞。”

“用不着万死不辞。

这样吧,我派人带兵帮你们平定叛乱,你们出粮即可。

不过话说在前面,这个忙我不白帮,抓到多少黄巾俘虏我就要多少。”

王弋摆了摆手,双眼一眨不眨的看着曹仁。

“这……”

曹仁有些犹豫,按照惯例友军相助不是这样的啊。

王弋咧嘴一笑,像恶魔般诱惑道:“我出四万人,里面有两千骑兵呦!

再私人送孟德两百匹军马。

战马呀,有价无市的那种!”

“好吧。”

曹仁点点头,问道:“不知王幽州何时出兵?”

“马上。

来人!

令:徐荣为统帅,张飞、审配为副将,戏志才为军师。

率领张合、太史慈,统兵两万步卒,两万弓弩手。

赵云为先锋,率领两千骑兵,兵青州。”

王弋命令布的干净利落。

曹仁都看蒙了,幻想着某一天能和王弋一样指挥这么多军卒。

王弋转头对曹仁说道:“大军出征要调配的东西非常多,二位先回驿馆休息,等准备好了我便通知二位。

事务繁多,我就不送了。”

曹仁和曹纯赶忙行礼离开,能这么轻松借到这么多兵是他们没想到的,更不敢打扰。

等到两人离开王弋一脸苦闷。

崔琰见状问道:“主公何事烦心?可是因为借兵之事?”

当然是因为借兵之事。

王弋想借吗?他当然不想!

现在曹操死活跟他有半毛钱关系?不借不行啊。

先就是幽州的人口问题,即便王弋出台的政策十分优渥,可辽东自古就是苦寒之地,愿意来的人并不多。

要是现在冀州在手里,王弋直接就出兵把曹操给平了。

没了人口就意味着没粮食,没兵源。

王弋手头上的兵不少,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十几万,其中光是骑兵就有两万多。

但那些士卒大多都是以前度辽将军的手下,被公孙瓒操练的十分嗜血,杀人成性,动辄灭族。

这些人王弋不想在内战中使用,他让刘晔好好养着,等攻略鲜卑乌桓那一天这些人